时间不长,童子去而复返。
他看着石猴,笑道:“我家师父请你进去!”
“多谢仙童。”
“随我来吧!”
石猴整理好衣衫,随着童子进入洞中。
只见洞中一层层幽阁琼楼,一进进珠宫贝阙,说不尽那静室幽居。
瑶台之下,菩提祖师端然而坐,两边立着三十个仙侍。
石猴见此,连忙倒身下拜,也不知道磕了多少个头。
口中说着:“师父,师父,弟子志心朝礼,弟子志心朝礼!”
台上的祖师见此,道:“你是哪里人士,且说出乡贯姓名来,再拜不迟!”
“弟子乃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士。”石猴道。
听闻此话,祖师忽然喝道:“赶出去,这是个撒诈捣虚之徒,哪里是来修道的!”
石猴见此,慌忙磕头说道:“弟子所说句句属实,绝无作假!”
“你既说自己是老实之辈,怎么说东胜神州?”
“那里距我这里,隔着两重大海,一座南瞻部洲,你如何能到此?”
祖师道。
“弟子漂洋过海,登界游方,历经十数个年头,方才到此!”
石猴连忙解释道。
“既是逐渐寻来的也罢,你姓什么?”
祖师道。
“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
“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赔个礼就罢了,一生无.性。”
石猴道。
“不是这个性,你父母原来姓什么?”
“我无父母!”
“既无父母,想来是在树上生的?”
“我虽不是树上生的,这是石里生的,我只记得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
祖师闻言,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
“如此说来,却是个天地生成的,你且走两步来看看。”
石猴闻言,跳了起来,拐啊拐啊的走了两遍。
“你生气虽然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便于你身上取个姓氏。”
“狲字取了兽旁,就姓孙吧!”
祖师笑道。
石猴闻言,满心欢喜,当即跪拜:“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了姓,再赐个名字,也好呼唤。”
“我门下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这里正好是第十个字,悟。”
“今日,我与你取一个法名,就叫孙悟空,如何?”
祖师说道。
“好好好!”
“自今日起就叫孙悟空。”
石猴满心欢喜。
……
得了姓名,也算作是菩提祖师的弟子了,菩提祖师安排弟子将悟空安顿好,次日跟着一起修习。
也就是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每日如此。
……
孙悟空虽成功拜了师父,但是他并不知道,他所拜的师父,并不是真正的菩提祖师,而是王浩的分身所变化。
甚至这方寸灵台山也是假的。
而与此同时,在真正的方寸灵台山,菩提祖师等了又等,不见石猴前来,他掐指一算,时间也差不多了。
不止菩提祖师满心疑惑,天庭和灵山众人也充满了疑惑。
他们一直监视着石猴,但是自从石猴接近西牛贺州,便消失不见,任何推算之法也找不到他的踪迹。
……
且说石猴拜师之后。
除了每天讲经论道,闲时也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
凡所用之物,无一不备。
就如此,孙悟空在洞中不知不觉间便过去了六七年。
一日,祖师登台高坐,唤集诸仙,开讲大道。
孙悟空在旁听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开眼笑,忍不住手舞足蹈。
恰巧这一幕被祖师看到了。
便叫住孙悟空,道:“你整癫狂跃舞,不听我讲?”
“弟子诚心听讲,听到妙处,喜不自胜,古不觉作词踊跃之状,还望师父恕罪!”悟空说道。
“你既识得妙音,我想问你,你到洞中多少时了?”
祖师道。
“弟子本来懵懂,不知多少时节,只记得灶下无火,常去后山打柴,见一山好桃树,我在那里吃了七次饱桃!”
悟空说道。
“那山唤作烂桃山,你既吃了七次桃,想来已是七年了,你今要从我这里学些什么?”
祖师道。
“但凭师傅教诲,只要有些道气儿,弟子便就学了!”悟空道。
“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傍门,傍门皆有正果,不知你想学哪一门?”祖师道。
“凭尊师意思,弟子倾心听从。”悟空道。
“我交你个术字门中之道,如何?”祖师道。
“术门之道怎么说?”悟空道。
“能趋吉避凶!”祖师道。
“可能得长生?”
“不能。”
“不学!不学!”悟空连忙摇头。
“那教你流字门中之道,如何?”
“如此,可得长生?”
“不能!”祖师摇头。
“不学!不学!”悟空道。
“教你静字门中之道,如何?”
“可得长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