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州将军还是很有骨气的,底下偏将闻言,见将军主意已定,也不再多言,而是下去做迎敌准备。
第二天,不足三万的雍州军面对双王五万大军死战不退,最终在伤亡万余人后战败。
“大魏众多州将军中,你也算一号人物,只要你肯投降,本王保你继续做雍州将军。”
宁王看着被活抓的雍州将军,劝降道。
雍州将军此时狼狈不堪,身上伤口多大十几处,俨然成了一个血人。只见他一口血痰吐出,不屑道:“圣上待我不薄,如何敢投敌叛国?更如何敢助纣为孽?”
“大胆!”
“找死!”
“……”
宁王手下将领闻言大怒。
宁王脸色阴沉。
“你就算不为自己,也得为手下着想,难道你想他们陪着你一起死?”
雍州将军看向身后众将,笑道:“尔等怕死呼?”
“不怕!”
“不怕!”
“愿随将军赴死!”
“…………”
“哈哈!”
雍州将军大笑不已,宁王亲自提刀砍下其头颅,其后雍州一干将领尽数被诛杀。
·······························
雍州仅仅十余日的时间便在宁王和鲁王的强大攻势下沦陷。
朝廷得到消息震怒。
御书房内,大魏新皇愤怒的将奏折砸在地上,显然已到了爆发的边缘。
“他们这是嫌大魏不亡啊!”
新皇双眸通红,此时哪里有一国之主的威严,浑身散发着暴戾的气息。
下首坐着的燕王,长叹口气,说实话,宁王和鲁王的行为的确伤透了新皇的心,这一点他是可以理解的。
先皇驾崩之时,大魏风摇雨坠,新皇登基的所作所为都是在给大魏续命,让大魏重新活过来,并且重回鼎盛,为此他可以不及后果的付出代家。
比如让各地藩王重新掌权。
其实这种事情他完全没必要做,因为州将军可以顶替做这件事情,但为什么最终下了这样的决定?
为了以另一种方式处理掉各地藩王?
一开始燕王的确这么想的。
各地藩王虽说在各自藩地没有实权,且被当地监视,但实际上每位藩王在封底都有着不少铁杆,所以说权力还是不小的,甚至可以间接影响到当地官员的一些决策。
新皇登基,为了稳固皇权,处理掉一些不老实的藩王,这是常规操作。
可时间一久,燕王知道新皇放权藩王,不是为了挖坑害他们,而是真的希望大家都能同心协力共度难关。
如果新皇没有这样的心思,燕王如何能够成为兵马大元帅?
谁有能力平乱,谁有能力为国家做出贡献,新皇便会毫不吝啬的重用和奖赏。
毕竟都是为了祖宗基业。
近两年的努力,魏国不仅度过了难关,更打下了锦竹关,形势反转。这个时候更应该兄弟齐心,打造出祖辈都没有成就的伟业。
然而宁王看到魏国逐渐稳定,担心今后再无机会,于是联合鲁王再次掀起内战,这样的行为使登基以来,尽心竭力的新皇伤透了心。
“我已经放过他一次了,为什么他就不知道收敛?”
新皇脑袋一阵眩晕,无力的坐到龙椅上。
当初宁王败走豫州,新皇有没有能力杀他?
杀他易如反掌。
依靠国家的力量,找出他的藏身之地轻而易举,为何没有这么做,一是新皇觉的宁王已败,当知收敛,二是他主要的精力放在蜀军身上。现在看来,像宁王这样的人,就得一棍子打死。
“八哥,这次还得有劳你…………”
话未说完,新皇突然剧烈的咳嗽起来,侍从赶紧上前服侍,燕王看在眼里,眉头一蹙。
新皇的咳嗽越来越严重,最后竟咳出了血,这一下把燕王都吓了一跳。
“陛下!您………”
新皇用手巾擦了擦嘴,道:“不碍事,主要是这些日子感了风寒,在加上从前的小毛病一直作祟罢了。”
“还得劳你走一趟雍州,除了本部人马,你再带领五万禁军,把宁王和鲁王擒拿回来,我要亲自宰了这两个大魏的害虫。”
燕王闻言一怔,随即赶忙道:“陛下万万不可,禁军是决不能动的。”
京城拥有十万禁军,他们维护着京城以及整个直隶地的安全,自大魏建国以来,禁军就从来没有离开过直隶地。
从前没有过先例,以后也不会有。
如果禁军都要上战场,那是朝廷将领的耻辱。
当然了,不要以为禁军没有上过战场,其战斗力就不堪一击,情况恰恰相反。
毫不夸张的说,大魏最精锐,最强大的军队就是这十万禁军。
如果要给大魏军队实力分三六九等,禁军毫无疑问是大魏军队战力的天花板,其次是边陲部队,再然后是类似于雍州这样的内陆军队。
禁军的人员来此各州州军,入选者全是百里挑一的战士,且年龄在三十到四十之间,这是一个男子成熟而不失锐气的年龄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