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阎应元

作品:崇祯大帝的挂机系统|作者:深水的咸鱼|分类:历史|更新:2021-12-29 22:33:20|字数:4318字

治大国,如烹小鲜。

盐铁之事情关乎大明2万万百姓的切身利益。

大明的盐税使用的是纲盐制。

持有盐引的商人按地区分为10个纲,每纲盐引为20万引,每引折盐300斤,或银六钱四厘,称为“窝本“,另税银三两,公使(运输)银三两。以“圣德超千古,皇风廓九围“命名,未入纲者,无权经营盐业。

如果想要合法贩盐,商人必须先向政府取得盐引。商人凭盐引到盐场支盐,又到指定销盐区卖盐。

算下来,大明的盐税收入应该是每引得银六两六钱四分,总共应得白银一千三百二十八万两白银!但实际上这些年每年的盐税收入尚且不足两百万两白银。

盐是人类的必需品,大明成立200多年,人口不断增加,盐税不增反降,原因何在?

还不是,大盐商勾结狗官垄断了盐场,让众多商人即便有盐引买不了盐。何谈销售呢?

再加上官盐私卖,本该流入国库的钱,就这样进入了一群狗官和盐商的手中。

之前密卫不过在扬州搞了点事,大明各地的盐价都有所波动。

足见扬州盐商的影响力。

盐铁专营这两个聚宝盆,朱由检当然想收回来。

但是确会极大的触及现有阶级的利益。

为了的大明的稳定,

在密卫彻底抓到这些人的铁证以及大明新的盐路形成之前,朱由检也只能选择视而不见了。

。。。。

辽东,西平堡。

代善和林丹终于达成协议,各自派遣2万兵马,前去攻打右屯。

明朝虽然在右屯留守了5万士兵,但是守将确实是江阴的一个小小的典史。

要是,朱定国,孙传庭,亦或者祖大寿带兵镇守,代善根本不会考虑打右屯的主意,但是现在一个小小的江阴典史,根本没有进入代善眼里的资格。

的确在这个世界,一个小小的江阴典史根本没有进入各大势力眼中的资格,就连朱由检要不是查看密卫的推荐名单中有阎应元这个人的话,也根本相不起这个后世江阴抗清三公之一的阎应元。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足见其对大明的忠心。

江阴八十一日。使得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足见对方之才能。

如此忠心,又有才能的人,朱由检怎么可能会放过。

在经过了朱定国的检验之后,朱由检不顾满朝文武的阻碍,直接提拔阎应元为右屯总兵,负责右屯的守卫工作。

不得不说,阎应元确实有守城的天赋。

根军密卫情报显示,阎应元制定的守城方案,虽然有点费钱,但是在同样的人员武器装备下,即便是朱定国也得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才能攻克。

至于那些把三国演义奉为经典的后金,即便是全军压上,没个三五载,休想攻克右屯。

驻扎右屯之后,阎应元第一时间,就组织青壮修建右屯的防御设施。

因为时间的缘故,阎应元在右屯四座城门外30步的距离的官道左各两侧自修剪了长宽各9尺(3m)高5丈高的炮楼。

每个炮楼上设4门弗朗机。

由百名精锐看守。

炮楼之门全部从内封死,炮楼上的士兵,想要出来必须吊篮下来。

炮楼内长时间存储足够百人生活战斗一个月的物资。

炮楼前面设置有密密麻麻的障碍物。

炮楼配合城墙,再加上城墙外的壕沟,只要建奴敢进攻,必定让对方有来无回。

....

不得不说,这些游牧民族调动军队的速度就是快。

不到2天的时间,后金和蒙古的4万联军已经集结好了。

随后4万大军在黄台吉的带领下,昼伏夜出,悄悄的向着右屯杀去。

。。。。

“伍长,你的宝贝能借我们看看嘛?”

“给你,注意点,一旦发现有情况,及时汇报。”说着带头的士兵把手里的‘宝贝递给了对方’。

他们所说的宝贝,是朱由检,签到获得的望远镜。

因为右屯的安危直接关系的,大明接下来的辽东战斗。

所以朱由检特批给了右屯20架望远镜。

不过考虑到望远镜对军事的影响,这些望远镜的持有者,全都是生化士兵。

即便是右屯的总负责人阎应元用完之后也得立马归还。

”大人,大人,快看有鞑子!”刚刚接过望远镜的士兵,指着北边喊道。

97号生化士兵接过士兵手中的望远镜,顺着士兵手指的方向,果然发现3名鞑子正在鬼鬼祟祟的进行着见不得人的勾当。

“跟我走,我带你们发财去”说着97号直接踏上战马向着发现鞑子的方向疾驰而去。

97号他们的行动,很快就被3名鞑子发现了。

“好嚣张的明猪,给我上杀了对方。”领头的建奴,看着对面只有5个明军,顿时感觉好像吃了狗屎一般,难受的要命。

这些年和明军交战,哪次不是压着明军打,什么时候明军一个5人小队,敢来找自己的麻烦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崇祯大帝的挂机系统》,方便以后阅读崇祯大帝的挂机系统第99章 阎应元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崇祯大帝的挂机系统第99章 阎应元并对崇祯大帝的挂机系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