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改革!改革!

作品:崇祯大帝的挂机系统|作者:深水的咸鱼|分类:历史|更新:2021-12-29 22:34:00|字数:4184字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去种地。

不论官职大小,官员必须对老百姓负责!

“为官想为”,古语有云:“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朱由检在朝堂上说的为官之道,很快就通过报纸,锦衣卫等渠道传了出去。

虽然很多地方官员,都又有种骂娘的冲动,但是不得不拍手叫好,为陛下的英明神武点赞。

就连之前一直和朱由检不对付的衍圣公,也亲自发文拍朱由检的马屁。

但是朱由检,并没有嘚瑟,很快发布了多条改革命令。

譬如,宗室改革、朱由检直接废除了之前的宗室法,断了所有宗室的饷银。

不过朱由检,给每个皇室成员发放了十两银子的补助,还亲切的给了他们介绍工作。同时警告他们不许在工作中用皇室的身份。不然直接把他们从宗庙中去除。

这样一来,朝廷的一个巨大的包裹终于被解决了。

搁在以前,肯定会出一大段的乱子,但是现在大不部分的百姓都认为朱由检是紫微星下凡,命中注定的天子,谁敢反对?

而且朱由检此举,对那些宗室也并非没有好处。

要知道,现在的大明对皇室的其他成员采用的是养猪式管理的。

那些有家族产业的还好,最起码吃穿不愁。

但是最底层的皇室,可就过的很悲催了,只能靠着朝廷的俸禄活着,这就导致了很多人都只能饥一顿饱一顿。

朱由检虽然断了他们的俸禄,但是允许自由择业。甚至还允许他们当官。

这样一来,只要不是懒得不可救药的,混的肯定比之前好。

要真是懒得不可救药的,那也没有必要救了!

除了宗室改革之外,朱由检计划对大明的医疗体系进行了变革。

所谓的改革并不是,强行开办学校,让有经验有名声的大夫(医生)做老师。

而是选择让太医院牵头,定期在各地举办医疗大赛。

参加的医师,朝廷会派遣专人护送。

还会让他们参观国家建设的医院。

如果他们愿意的话,可以直接在医院里挑选心意的徒弟。

诚然,后世中医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大家都敝帚自珍。不愿意拿出去分享。

但是朱由检在后世。好歹也跟着一名中医混过几年,

虽然没有混出什么名堂,但是相处久了,自然对中医有一定的了解。

也明白,后世中医真正衰落的原因在于政策。

中医不是西医,上几年学,根据几种症状,拿着化验单子,就能判断是什么病。

隔行如隔山,你自以为的见解,可能对这个行业来说就是灾难。

.....

为什么后世很多中医基本没有出现特别有名的中医?

在朱由检看来,那是没有找对培养中医的规律。

很多中医学徒都是很小的时候跟着师傅一点一点的从基础学起。

这虽然费时,但是,确能真正的学到东西。

毕竟很多东西,不是靠一张嘴就清楚的。

就那中医最基本的望闻问切中的望诊来说.

“望诊”,就是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的变化。

“神”是精神、神气状态;

“色”是五脏气血的外在荣枯色泽的表现;

“形”是形体丰实虚弱的征象;

“态”是动态的灵活呆滞的表现。

望诊就是对病人面目、口、鼻、齿、舌和苔、四肢、皮肤进观察,以了解病人的“神”。

想要学好望诊,需要大量病例,需要学生去看,去查。这岂是学校几年就能学会的?

开办医院,就好多了。

这样一来,一来可以增阿医生的交流,提升医术,

而来方便好大夫挑选自己心仪的徒弟。

三来....

再配合经常举办的大赛,可以极大的加速中医的发展。

而且这样一来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降低孕妇生产的危险。

根据密卫的情报显示,现在的大明很多妇女生孩子就好比走了一趟鬼门关。

其中的原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孕妇年龄太小,二是医疗条件不足。

很多穷人家,根本请不起大夫,甚至连孕妇的营养都不能保证,甚至很多人,只是在接生的时候,才请稳婆,这就又大大的增加了孕妇的危险。

对此,朱由检也想了办法,那就是直接立法,把18岁以下结婚定位犯罪。

如果18岁以下的孩子怀孕,将面临高额的处罚。

同时向百姓宣传,低龄孕妇生产的危害。

对于那些孕妇,朝廷每天会补助半斤的粮食。

同时强制临期孕妇入医院。(离预产期差不多半个月内)

期间,所有的费用由朝廷出,

同时朝廷会提供对应的食物。

家属只需要,出人陪同即可。

医院配有稳婆和大量的相应物资。

在医院附近,会给医生和稳婆配备住宅。方便医生休息的同时,还能方便找医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崇祯大帝的挂机系统》,方便以后阅读崇祯大帝的挂机系统第172章 改革!改革!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崇祯大帝的挂机系统第172章 改革!改革!并对崇祯大帝的挂机系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