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白骑士和海佩利昂等机体是特机,是理论试验机,是完全不会去考虑成本的绝版机体!
因此,为了让机师对抗更加强大的G力,就必须追加利昂的建造成本。而如果不在这方面追加投入的话,哪怕机体的机动性能够更高,但也没有机师能做到,等于不存在。
而如果放弃追求机动性,开始强化防御力和火力,那么除了成本的增加外,利昂也必须经过重新的设计,可以说这就宣布了利昂的失败。
简单来说,这两条路就是互相矛盾的存在。除非等到某一天有新的黑科技诞生了,比如护盾发生装置的生产成本突然降低到利昂可以承受的地步,否则伴随着时代的向前,这些矛盾会日益严重,让利昂的存在更加的尴尬。
在这里说明一点,机海战术并非不好用,对于量产机体而言,可能并没有比机海战术更好用的战术了。但利昂的缺点就在于,实在是太不经打了,那防御力薄弱到任何机体都能一击干掉的地步。还有便是空间问题,虽然天空足够大,但战场不一定大到哪里去,而作为高机动机体的利昂所要求的空间自然不可能少到哪里去。再加上利昂那薄如纸的防御,一旦战场上的机体数量投入过多了,那些普通机师基本就不用去想杀敌了,如何在混乱的天空中自保才是第一要务。
就如同飞行员一样,机师的培养根本不可能如同步兵般,随便挑个人,发把枪就行了。小国与弱国,是根本无力培养自己的机师,或者说少的根本舍不得投入战场。而一旦发生大战,有着上面两个弱点的利昂,可以说是一死一大~片,完美完成自己炮灰任务和使命的同时,让大量机师死的毫无意义。(此时联邦政府的前线上,利昂的折损率已经快要让前线指挥官哭出来了,但不管投入多少,就是打不赢……)
其实这种矛盾很好解决,那就是将利昂从有人机体换为无人机体,随后这些矛盾便能一口气全部解决,顺带还能彻底解放利昂的全部潜力:
炮灰?无人机体不是炮灰,什么才是炮灰?防御和火力不够?只是用来填补战场和牵制敌人的炮灰你要求它能干啥?死的太多太快?生产线上还有几百台呢,只要有原料和资金,根本不需要担心伤亡!机动太高G力过强?放心,这是无人机,根本不需要考虑这个……
于是,有这么一条大道在前方,Gm研究所怎么可能会走偏?除了td计划组,这个专门为了星际远航做准备的计划外,关于利昂系列的研究,Gm研究所从一开始便是以无人为标准进行研究和开发的。
而在无人机这一层面,其实难度最大在于编程方面,就如同在不同等级的机师手上,哪怕是亡灵,也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无人机的表现,除了取决于机体本身外,最重要的还是AI。
如果无人机上拥有达到甚至超越人类战术水平的AI,那么这架机体的战斗力绝对能够超过预期!
OG世界的各大军事公司也并非不是不知道这一点,但问题就在于OG世界中机体工程学方面的大拿是一个接着一个,但AI编程方面却几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天才(作为经典黑科技,OG世界却连一个人工智能都没有……拉米亚所属的人造人原理是将通过克隆手段得到高速成长完毕的成熟人体,然后~进行机械改造后诞生的血肉机械,而比不是纯粹机械制造的拟生机械)。
因此,相比起各种越来越强大和逆天的特机,现阶段的AI根本无法与最普通的机师相提并论,使用这种等级的AI只不过是在浪费资金和资源而已。
但Gm研究所不同,这里可是有着足以成为超新星级的编程天才——茅场爱理!
作为量子工程学专家,设计出了划时代的第一代脑波感应装置,这一个成就足以让爱丽名留青史。但与此同时,爱丽为了心中的梦想,更是独自一人完成了SAO这款游戏的全部设计和程序编写,从最底层的自我维护系统到最表面的Npc,可以说爱丽已经达到编程学的极限。
用桐子酱的原话来说,便是“如果没有这些数据的话,这里完全就是异世界呢。”“如果不是会按时刷新的话,根本没有人会将其当做Npc的吧。”
所以,无人机的AI根本不需要多担心,由雪风编写基础规则,安妮编写机体控制程序,爱丽编写战术选择与各种应对方案,让Gm研究所的无人机完全可以承担起并完美完成战场上的所有任务。
最为重要的是,Gm研究所研发的AI并非是单独存在,而是能够联网的!
也就是说,这种AI是能够通过在战场上不断学习,从而成长进化的存在!
只要经历的战斗足够多,那么这一AI完全可以取代人类,成为战场上真正的主角!
不过,很可惜的是,这一次出击的无人机体:无人利昂并没有搭载可以联网的AI。不是还未研发,而是因为现阶段众人手头上没有可以成为这一网络核心的服务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