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说;“不可能的。”
姚丞相也说不可能,“打战不是一句话的事,放心吧,不等他们打起来,赵将军就回去了。”
“那赵将军?”太子还是忐忑不安。
“赵将军再忠心不过,不会出卖我们的,太子放心好了。”姚丞相一点都不担心。
他们大多都认为,皇上设个官职给他,就只是个官名,并不需要他做任何事。
这也附和皇上对定远侯府一贯态度。
可谁曾想,宋谕竟拿鸡毛当令箭了,扭头就查了一大批官员,这是真把自己当本朝第一监察使了。
负责监察百官的都察院都不敢这么干。
他这简直把自己横架在都监察院之上了。
要知道突然间查这么多的官员,而且个个还都是位高权重,这可不是小事,弄不好可是要动摇国本的。
一直都在平衡四方势力的皇上是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所以很多人在震惊之余,也在等着看宋谕的笑话,看皇上怎么收拾他,或者是怎么收拾他们定远侯府。
别以为给点颜色,就以为可以东山再起了,事情若是有那么简单就好了。
还是年轻呢。
可让大家无论如何都没想到的是,皇上惩罚的不是宋谕,反而是那些被查的官员。
该下狱的下狱,该抄家的抄家,朝野瞬间炸开了锅,风云激荡,人心惶惶。
更有意思的是,那些被拉下的官员,几乎清一色是皇后太子一方阵营的,若说这里面没点什么,那是谁都不信,毕竟太子和宋谕之间的恩怨,并不是什么秘密。
可以说,这是裸地报复,而且还是光明正大,不得不说一句,这宋谕真够有胆。
就是鼎盛时期的定远侯都不敢这么干。
也难怪定远侯听说了之后,再也不装大尾巴狼了,立马赶了回来。
当然了,除了宋谕的胆大妄为,皇上的举止也是谜之迷惑,使得大家是越发看不透皇上的想法了。
这是看不顺眼皇后太子了?
要给予警告和消弱了?
还有对定远侯的态度。
此举是不是意味着有所改观了?
对于最后这一点,很多人是持怀疑态度的,皇上对定远侯的态度是不会轻易改观的,站在宋谕这一边,说不定是在借宋谕的手来警告皇后太子。
毕竟皇后太子一方的势力这些年是越发强大,私下里都在传皇上在很多地方都要受制于皇后和太子。
虽说太子是储君,按道理来说,这天下早晚是他的,但是皇家毕竟不同于普通人家,位子可以给你,但你不能伸手要,伸手要,那就犯了忌讳,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不行,在皇家,君在前,臣在后,亲情最为淡薄。
除了是在利用宋谕,别的也想不出来理由。
要说看重宋谕,着力培养他,那是无论如何都不信的,除非他不是定远侯府的,那还有一定的可信度。
这样认为的显然是不知内情的,知道内情的皇后和丞相等人或许就不那么认为了。
但不管如何,大家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无论如何都要在今天的朝会上拿下宋谕,并不是说他们跟宋谕有什么仇恨,是不拿下这个搅屎棍,下一个倒霉的就有可能是自己。
早朝。
宋谕到时,已经来了很多官员。
宋谕微笑着上前,一一跟人打招呼,看上去,像是根本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有人敷衍回应,有人连敷衍都懒得做,直接冷哼一声走开,但心里无不都在冷笑,笑吧,尽情的笑吧,等朝会开始,你就笑不出来了。
面对那些爱搭不理的人,宋谕也不计较,脸上的笑容丝毫不减。
这些人的心思,她岂能不知?
早在昨晚,灵渊的人就已经告知她了。
她也是最近才了解到,在这大荣朝,极少有什么事情能逃过灵渊的眼睛,他们的耳目几乎遍布天下各个角落。
可即便是这样,在她眼里,已经是极为恐怖存在的灵渊,在二十年前,依旧在苍宿手里吃了闷亏,这才不得不改头换面,成了今天的灵渊。
虽说没伤及根本,但也足见苍宿的厉害。
是的,宋谕已经知晓当年发生了什么,在她上次被人暗杀之后,灵渊的人就已经告知了她事情的全部经过。
当年,灵渊虽然不赞同皇上的所作所为,但也没想反叛,有退隐之心倒是不假。
一心想置灵渊于死地的苍宿一直在旁虎视眈眈,岂能让灵渊轻易脱身,于是,伙同皇后,精心策划了这一切,使得荣妃及其女儿身死,灵渊也成了反叛组织,与之交好的定远侯也被牵扯,成了弃子。
这些人虽然精心策划,但还是错估了对手。
荣妃在那种情况下,仍神不知鬼不觉地保全了自己的女儿,武玄更是很快就销声匿迹,让对方无处可寻,因为他们早就改头换面再次出世。
这也是他们最为擅长的。
根扎于百姓,岂是那么容易就倒下的?
这样以来,相当于苍宿成了在明处,而武玄隐藏在了暗处,行事更为有利,这些年,给苍宿制造了不少麻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