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以李承志之心,度昌义之之腹

作品:大魏春|作者:眀志|分类:穿越|更新:2022-02-05 02:08:10|字数:8026字

不然但凡刁整起营,就会被敌骑所趁。就如安西骑兵的回马箭战术,又如蒙古人的狼群战术。只跟在你屁股后面放风筝,就能将你耗死。

“再探……若无突变,每进十里秉报一次便可!”

“诺!”

斥候快步而去,李承志又下令道:“李亮:此为斥候四刻前所报,便是天色未明不宜急行,但已过半个时辰,此时此军距我前营定已不足三十里。你即刻整军,率泾州旧部出营迎敌,先莫用雷器,只以火箭击之……”

“李睿,持我令信至元鸷大营:今他尽率虎骑出营。待李亮接战,便兵分两路,合合围之……便是不能尽数歼灭,也要将其尽数击溃,不敢再合兵一处,如蝇蚊般挠我步营……李聪,再去传令刁整,即刻起营,全速东进……”

李氏家臣皆由李承志传授过诸多骑兵战术,李松自然也不例外,听他诸条号令,顿时便猜了个大概,心中又惊又疑:

“昌义之怎会料定郎君必然分兵,他还会能掐会算不成?”

“何需能掐会算?”

李承志摇头道,“我若急援李韶,别无它法,无非便是如父亲所言:一为围魏救赵,二为日夜急驰汧阴。但无论用哪一计,均需分兵以轻骑突进。而以昌义之之能,如何会料不到此节?故而他只需遣一师轻骑牵制于我,便能使我首鼠两端,左右为难,从而不敢分兵……”

李松依旧狐疑不已:“便依郎君所言,若易地而处,郎君若为昌义之,定该如此……但南朝偏安一隅,地势多变,多山多水,并无养马之地。且多年前守多攻少,并无多少骑战之经验,那昌义之又从何处习来的这等奇术?”

不怪李松如此讶异。

李承志未开智之前,就连李始贤,以及包括他在内的一众李氏家臣也不知世间竟有如“回马箭”这般奇妙的骑兵占法,昌义之一介南臣,便是名将,也该想不出这等战术才对?

李承志稍一沉吟,不确定的说道:“昌义之或许想不出,但莫忘了伏罗已尽率大军归他麾下。慕容氏于西南立国至今百余年,论骑战之术,便是与突厥、柔然相比也不逞多让。且族中人才辈出,难保不会有天纵其才想出如此战法……

再者此术并非无迹可循,就如荒原之狼群予冬日行猎之时,便是如此施为……”

李松若有所思,而后频频点头。

他曾记得李承志讲授战术之时便是拿狼群举例。再如郎君所言,慕容氏尽出人才,且经年居于高原,终日游牧,与马为伴,与猛曾为伍,以此钻研出些精良战术也不足为奇……

李始贤却有些不以为然:“也不尽然……你如此揣测,皆是以你之心度昌义之之腹。但此战之前,昌义之安知你李承志为何方人物,又何时听闻过雷器、火箭为何物?

算来算去,至你自北镇归来,用雷器火箭也才战了两场,而元继已死,如今也就只伏罗一人亲眼见过这雷器与火箭之威。诸如元丽、于忠、候刚也不过是听闻而已。

但昌义之当世名将,绝不会只凭伏罗一家之言便轻信予他。故而若为父所料不差,此数千精骑,八成是为试探而来……”

试探……对啊!

一语惊醒梦中人!

李承志稍稍一愣,差点喝一声彩。

但凡换一个人,听到什么“天雷”、“毒火”之类,十之八九会当成妖言惑众之语。

便是伏罗赌咒发誓,持振振有词,再加上于忠、元丽等煽风点火,昌义之也应该不敢尽信。

以这等人物的心性,无论如何也要亲自见识一番。

当然,昌义之身为十数万联军之主帅,自然不会冒此风险,但遣一心腹观之还有极有可能的。

怪不得只是数千骑,却明火执仗,半点行踪都不隐藏,就如自杀一般的硬冲了上来?

原来真是来送死的……

“速去传令,不出意外,敌骑定会直扑而来……令李亮与元鸷莫要惶急,待敌靠近营寨之时再反击也不迟。再秘令李亮与李彰,将前锋换为炮营,待其进入射程,便予以雷霆一击……”

李始贤与李松瞬间便已明了:李承志是要将计就计。

即然昌义之不信邪,那就让他好好见识一下。这一支敌骑败的败的越快,待消息传回敌营,昌义之就越是慎重,陈于西线及南线以用来防备李承志围魏救赵、抄他后路的的兵力也就越多。

李韶的压力自然就会小很多……

当然,也有可能促使昌义之背水一战,不计死伤的强攻李韶。

好在李承志棋高一招,已令李韶若见机不对,就率先撤入汧阴城中。

即便只是一座小小的县城,城高也足有三丈。李韶手握数万大军,且粮草充足。再者昌义之又非如自己一般,有炸药这样的利器。所以即便硬啃,也足够他二十万大军啃个十日半月。

而且要在数方联军精诚团结,齐心协力,以填人命的方式死死将自己的五万大军堵在汧阴以西的前提下,才能坚持这般之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魏春》,方便以后阅读大魏春第530章 以李承志之心,度昌义之之腹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魏春第530章 以李承志之心,度昌义之之腹并对大魏春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