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攻心为上

作品:大魏春|作者:眀志|分类:穿越|更新:2022-02-10 00:21:54|字数:8092字

元昭本是满腹欣喜,本想请命出城,与元丽里应外合破了昌义之,以建奇功,不想却是空欢喜一场?

他好不失望,急声道:“姑臧伯,难道就眼睁睁看着这等良机错过?”

你以为是良机,但焉知不是陷阱?

李韶抬眼看了看元昭,语气稍稍严厉了些:“以元左丞之意,又该如何?”

窥见李韶眼中的凶光,元昭心中一紧。想请命与元丽里应外合的话都到了嘴边,却又拐了个弯:“按步就班,待李郡公来援自是上策。

但末将以为,无论元丽是真降还是假降,都该有所回应。万一他是真降,于敌我胶着之时反戈一击,岂不是雪中送炭?”

“好,就依元左丞……李富!”

“末将在!”

“就依这信中所言:持我号旗予西城巡视,反复三次!”

“诺!”

李韶已然下令,便是元昭心有不甘,但身为属将也只得遵从。

他假模假样的告了一声退,随李韶的亲兵军主出了衙堂。

看着元昭的背影,杨钧狐疑道:“这元昭依仗堂兄元晖,素来目中无人,行事轻狂。他不会擅做主张,私自出城吧?”

李韶风轻云淡的摇了摇头:“放心,他不敢!”

常言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也不例外。

终极元恪一朝,元晖受尽皇帝宠信,便是坐镇州郡之时,依旧暗持节仗、虎符,暗任“绣衣直指(暗卫统领)”之职。有“危急之时可征调数州之兵”之权。

爱乌及屋之下,元昭也跟着水涨船高,深受元恪信重。先帝遇刺之前,元昭为尚书左丞、北箱行台(钦差),暗授绣衣丞,巡省六镇。可谓位高权重。

所谓得志便猖狂,元昭便是如此,故而才有了“目中无人,行事轻狂”的恶名。

但因先帝遇刺之时元晖救驾不力,如今已是岌岌可危。也就为稳定局势,太后予诸臣才未予清算,只是贬官以作惩戒。

就连元晖自己也心知肚明,如今行事极为低调,何况元昭?

但敢违命,都不用李承志出手,李韶就能就地斩了他……

“元昭绣衣丞之职应并未除迁,故而此次随军,十有八九受有暗命。以下反上不至于,但风闻密奏之权定是有的……我倒期盼这狗贼一时昏了头,也好趁机予承志免除些麻烦……”

“莫要多事!”

李韶冷声斥道,“承志连天雷这等神物都敢现之于世,又何惧一些风言风语?再者,你当高司空、广阳王是摆设?”

这倒是!

八辅之中,与承志为至亲者居其二,其余还有刘芳、崔光等私交甚笃之辈,自然不会任由恶言中伤于他。

杨钧点着头,又问道:“那眼下呢,是否趁敌军未围城之际,吊心腹下城,予承志急报元丽欲降之事?”

李韶断然道:“左右就只一日,待承志兵至城下再报也不迟,以免为敌所趁……”

如果元丽是真心归降,那信中所言就必不会假:至昨夜,承志与刁整便已进至安戎关。若无意外,最迟今夜必到。

所以根本没必要!

思量至此,李韶顿时多了几分信心:“左右,予我披甲……季孙,可愿与我登城观战?”

守在衙中何其枯燥。听着城外的喊杀声,杨钧早就心不思属了。

他迫不及待的应道:“那就快些……”

……

昌义之再也生不出派兵阻击或牵制李承志的念头了。

若是派少了,就如成景俊一般须臾便败,就跟用肉包子打狗似的,

若是派多了,就是多线作战。且李承志勇如猛虎,势如破竹,连战连捷。即便昌义之兵多,也经不起上万上万的消耗。

故而李承志行进的极快,自卯时正起营,堪堪到午时,便已走了足有七十余里,如今距汧阴,已不足八十里了。

原本定好的分兵之计,已被成景俊打乱了节奏。再者接到李韶连夜退兵入城、并昌义之已然分兵转攻关中诸郡的信报后,李承志倒觉得早这半日、迟这半日已然没什么区别了。

怎么算,昌义之手中也还近有七八万兵力,所以分兵阻击兰子云是定然不敢的,也就只能绞脑汁的想办法,如何尽快的让昌义之退兵,也好少关中百姓少受些祸乱……

四驾的仪驾极为宽敞,往日行军时,李始贤必会随乘。或者还有李松、李亮等于车中候命。

但今日就只有李承志一人,连李始贤都不得入内。

看着一位接一位的南将被押入车中,或是一刻,或是两刻便被带出。而时不时的,还会听到车内会传出痛殴或惨呼之声。

看着似是在审讯,但不知郎君为何如此鬼祟,竟要亲自动手?

更有甚者,似是连李始贤都要防备?

一众家臣满头雾水,狐疑不已。但李始贤却满面红光,偶尔还会发出一声傻笑,似是撞到了天大的喜事。

李松犹豫了一阵,壮着胆子凑了上来:“家主,郎君独身一人审讯敌贼,仆委实不放心。不若由仆入内侍护,以防万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魏春》,方便以后阅读大魏春第534章 攻心为上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魏春第534章 攻心为上并对大魏春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