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岁考

作品: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作者:曲流水|分类:其他|更新:2017-03-19 00:03:22|字数:14414字

何谦竹不同意:“就是夫子的房钱你出,可我和赵文轩的呢?你一定得收下。”

“你们请我吃过那么多次饭,我什么时候给过你钱?反正我不管,这钱我不收,又没有多少,我只订了三天。”顾青云坚持不肯。

顾青明也在一旁帮腔。

何谦竹无奈,不想推来推去的,最后只能把银子收回了。

回到宿舍,顾青云就问道:“大哥,赵大夫怎么说?你的冻疮要怎么医治?”他因为经常锻炼,又经常用手摩挲脸部,还按摩身体,加快血液循环

。早上还用冷水洗脸,所以一直没生冻疮,也就没这种麻烦,不过他听说冻疮基本上是很难治愈的。

“还不是那样,很难治好,只能缓解症状,给了我一瓶药膏。”顾青明不以为然。

“都事先让你预防了,你那时偷懒不照做,现在就复发了吧?哼,这就是不听话的结果了。”顾青云见他只是手部和耳朵有冻疮,也不再唠叨他了,“记得按时擦。”

顾青明其实也后悔了,忙点头。

两人开始吃晚饭。

冬天来临后,顾青云和顾青明就合伙买了木炭放在宿舍里,因为从食堂拿回来的饭菜都是冷掉的,就是在食堂吃也觉得不热,所以就干脆拿回来在炭火上煨热才吃。

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用不着顾青云去搞发明创造,他们在铁匠铺买回来的烧炭盆子上面已经有了支架,外面还可以加上一个箱形透气的笼罩,可以防止失火或者掉进其他东西。支架的高度可调节,上面可以用来烘干衣服,也可以把一个小锅放在上面,慢慢炖汤,所以加热饭菜不在话下。

今天顾青云就意料到他们会回来迟,饭堂肯定没有饭菜,所以早早就把肉和米一起慢慢炖上,一个多时辰的时间就足够把肉粥熬得很浓了,还一回来就可以喝。

方子茗这时过来了,他关上门后就问道:“都安置好了?”

“嗯,安置好了,你喝粥吗?”顾青云问道。这段时间太冷,方子茗就去他舅舅家住了,那里一天到晚都有炭火。

“不喝,我刚从舅舅家回来,已经吃过了。”方子茗说起明天的岁考,“据说考场内有几个火盆,暖不暖和就不保证了。”

“还是得靠自己穿暖和,幸亏我们这里是南方,磨墨不成问题,在北方,估计水都冻成冰了。”顾青明很是好奇,“青云,你说在北方是不是冬天就只用读书,不用写字了?”

“应该不会。”顾青云看了他一眼,道,“他们那里冬天烧坑,屋内也会比较暖和的。”

“这鬼天气,本来都可以回家过年了,没想到还要留下来岁考。”方子茗发牢骚。

两人喝了肉粥后,顾青云就用草木灰把碗给洗了,最近顾青明手上有冻疮,都是他在做这种事,幸亏现在天冷,外面的衣服两人都不换,要不然肯定麻烦。

怀念现代的方便啊,特别是洗衣机。

三人又说了一会儿的话,方子茗就回房了。

顾青云在房内踱了一圈,把日记写完后也赶紧吹灭蜡烛睡觉。

第二天就是岁考,天公作美,竟然有太阳出现,虽然温度依然很低,但大伙儿都松了口气。

因为人数众多,有两百余人,府学的学舍装不下那么多人,所以年纪大点就在屋内考,还有火盆。像顾青云这种年纪轻轻的,就只能在蹴鞠场那里考了。

顾青云他们早就有了预感,因为昨天早上就见有衙役在蹴鞠场上摆放桌椅了,现在只是证实而已。

像南方这种冬天的天气,虽然比较阴冷,但只要有太阳,没风,不下雨,其实也不算难过

。顾青云觉得自己还可以忍受在室外考试的。

秀才们个个抱着手炉不放,拿着考号牌走到自己的座位坐下,等待发卷。

这次就不用搜身了,大家都坐在一起,一目了然,周围有衙役和捕快看着。最主要的是,秀才们的书童或家人都可以在不远处围观,在这么多人的注目下,你还能作弊的话,那说明你的手段已经非常高明了。

岁考,一般的人肯定不会现场作弊的,万一被抓到了,那就被革除功名,身败名裂了,整个家族都抬不起头来。

发卷,做题,交卷。

大家都久经考验,尤其是那些已经考过很多次的秀才,更是心无旁骛,低下头就刷刷刷做题。

顾青云拿到卷子审题后发现,这些题目和考院试的时候差不多,只是经义题比重有所增加,不过总体而言,题量少很多,很多还是常识性的内容,只有十道题有点难度而已。

看来岁考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保持学习的状态,不能一考上秀才就什么都忘记了,连书也忘了看。

顾青云一边磨墨,一边暗忖:看来这次只要一个半时辰就可以写完了,如果以后的岁考都是这样的话,那就不用担心了。

一个学政有一种风格,三年换一次,以后的学政也不知道会出什么题?不过至少后面两年,估计梁学政就是这种风格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方便以后阅读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48章 岁考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48章 岁考并对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