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现在真的没那么多精力和时间去研究这些未来的科学技术。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少了那方面的兴趣。
玄武研究院这两年来发展神速,从当初二千多人到现在的二万多人,整整翻了十倍。
玄武研究院的负责人每年会从全国各个高校中高薪招聘,或在姜余旗下的公司中挑选德才兼备的有志青年进入其中。
这里面的工作薪资,一般是国内平均工资5~10倍,奖金另算。
一方面姜余不差钱,另外一方面是因为玄武研究院出的成果太多了,仅仅每年的专利授权费都达到了惊人的上百亿美元。
先不说姜余提供的那些黑科技,就是实验中产生的某些副产品也是价值连城。
这些副产品绝大部分都不会出现在那些基础知识概论中,算是研究员们自己捣鼓出来的。
比如,由速干材料衍生出来的高弹性抗撕裂纤维材料。
这些可都是制作高弹力球鞋和特殊零部件的关键性材料。
又比如,生产纳米陶瓷漆的副产品可以用做防高温纤维制品。
现在,国际上绝大部分消防队员所穿着的贴身T恤就是用这种材料制成的……
玄武研究院在《巨匠》期刊中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非常多,在桦国首屈一指。
在如此高收益,高产出的研究院中学习,是桦国当下有志青年最梦寐以求的……
姜余为了研究基因武器,还特地从京都理工挖了四位教授。
这几位教授年纪都很大了,快退休了。
姜余之所以招他们进入中仁医院研究基因武器,主要还是因杨校长倾力推荐。
这种类型的研究是见不得光的,找那些心智不坚定的年轻人非常不可靠。
这几位老教授,是真正的爱国者,曾经也参与过国家“秘密研究”,完全值得信任。
况且,姜余提供了材料非常详实,傻瓜式教学,不需要高深和复杂的理论知识。
为了那几位老教授用心用力,姜余不仅在资金上支持,更是拿出长生仙酿这样的顶级酒水……
……
一个礼拜后。
姜余就接到了钟庆璠打过来的电话,要他赶紧过去一趟。
到了实验室,姜余就看见了一脸激动的钟庆璠在跟同事们说说笑笑。
“小姜,快过来,我带你看看我们最新的研究成果。”
钟庆璠见姜余进来,赶紧把他带到一个封闭的实验区。
“你瞧瞧,这些虫子们吃的多欢啊,它们基本上就没停过,跟蚕宝宝似的,除了睡就是吃。”
在一块玻璃隔板封闭的区域,大概百来条“巨型黄粉虫”在趴在塑料泡沫上不断啃食着。
这些“黄粉虫”吃这些塑料泡沫就如蚕宝宝啃桑叶似的,一边吃一边拉。
姜余看着这些虫子,心中极度郁闷。
“大哥啊,咱不是来看虫子的,“超级细菌”呢,去哪了?”
钟庆璠看姜余那表情,以为他还不了解这些小玩意的功用,赶紧给他介绍。
“这些黄粉虫的胃都是经过特殊改良过的,我们把它们肠道内的细菌都全部改良了一遍,效果非常显着。”
“这些虫子直接可以把这些塑料当做主要食物供他们成长,产出的粪便基本上都是优质的化肥……”
姜余出声打断道。
“计算过没有?每一只能够产生多少化肥呢?”
钟庆璠今天很开心,他不厌其烦的解释道。
“大概的数据统计出来了,每百克泡沫塑料,能够产生53克化肥。”
“也就是50%左右的产出率,这绝对是世界上最高效的、最环保的“化肥工厂”。”
听到这里,姜余郁闷的心情一扫而空。
“超级细菌”虽然厉害,产出的是化学燃料,但“超级黄粉虫”也不逊色啊!
它可以产生更多的蛋白质和化肥,其意义不下于“超级细菌”。
姜余考虑良久,最后还是把心中想法说了出来。
“老钟,你想过没,绝大部分塑料都是很硬的,比如塑料脸盆,电路板等,这些虫子的牙口可没这么好吧?”
听到姜余这个疑问,钟庆璠神秘一笑道。
“原来你是担心这个,来,跟我来,保证不会让你失望。”
两人又来到另外一个实验室。
看到实验桌放置的瓶瓶罐罐,姜余可以肯定这是一个化学生物实验室。
钟庆璠难道是一个实验台躬腰打开一个的柜门,然后说道。
“小姜,你过来看看。”
姜余走过去,蹲在地上,朝柜子里面看过去。
里面光线有些暗,但还是能够看见。
“这里面都是特别定制的细菌,是一种厌氧菌,就是前两三年发现的纳米比亚嗜硫珠菌。”
“我们把这些细菌加入了你提供的特殊片段,现在它们只对石油烃类化合物感兴趣,其中就包括你刚才提及的塑料。”
“这玩意儿实在太可怕了,万一管控不好,就是全世界的灾难!”
姜余对此早已心知肚明,心中早有一套坚实的防御方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