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作品:奇观误国秦二世|作者:龙猫啃竹子|分类:历史|更新:2021-06-29 21:31:51|字数:4172字

胡亥准备将纸推广全国。要推广全国,价格必须便宜合理。

不仅仅是地主商人们使用,普通老百姓们,也要消费得起。

不然把纸专门做成奢侈品,还能狠狠割一手地主商人们的韭菜。

当然,就算是推广,也可以按照纸的品种,专门搞出几种奢侈品纸。

花里胡哨的东西加一大堆,价格蹭蹭上涨。

反正这些人有的是钱,部分奢侈品纸,在某些土豪中也是有市场的。

李斯忍不住叹服!

感觉皇帝啥都会的样子,太厉害了!

跟胡亥相处的越多,李斯对皇帝也就越佩服。

忠诚度一路飙升,李斯回道:“回陛下,纸若是真的有陛下描述的这般神奇,想要取代竹简推广至全国,并非难事!”

“只不过,一个月的时间,有些不现实了。”

“陛下准备把纸的价格,定为多少钱出售?恕老臣直言,哪怕纸的价格再便宜,一钱十几张、数十张纸,百姓们一开始也不会乐意消费的。”

胡亥沉思一番后,点了点头。

是自己想的太简单了。

纸再便宜、再好用,也是要钱的。

刚开始发行,大多数老百姓们宁愿自己去砍竹子,也不愿意花钱买纸。

只有等到百姓逐步认识到“纸”的实用方便,改变观念,才能得到推广。

当然,胡亥也不是不能跟老秦学习,硬着来。

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谁不服的,直接拖去骊山挖煤!

一个经济实惠又先进的产物,早晚会取代落后的产物,完全没有硬来的必要。

况且,胡亥现在造纸的目的,就是为了割地主商人们的韭菜,补上骊山皇陵粮食的缺口。

没钱啊!

地主商人们赶紧买纸消费!

至于老百姓们什么时候接受,胡亥也不太关心。

地主和地主之间,也是存在天差地别的。

除开最大的地主皇族赢氏,全国大大小小的地主,总体上分为三类。

军功地主、宗法地主、商人地主。

军功地主的土地最多,势力最大。

从商鞅变法起,秦国奖励耕战。赐田,成为军功的一个重要奖励。

秦朝的军功地主,绝对不在少数。

而且这些人,几乎全是大秦军中的大将!

道理很简单,不是大将,没有立下赫赫军功,也不可能拥有这么多赐田。

通武侯王贲他爹王翦,就有一个跟地主相关、脍炙人口的故事。

王翦起兵伐楚之时,向老秦提议“请美田宅院池甚众”。

用王翦自己的话说,这叫做“为子孙业”。

当然,王翦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老秦放心。

明摆了告诉老秦,我虽拥兵数十万,想的不是造反当皇帝,想的是耕战制度下的赏赐。

这么圆滑的王家,也难怪从老秦到二世,一直立于不败之地了。

宗法地主与军功地主不同,继承了旧六国世族的土地。

老秦统一六国后,曾大规模的迁移各地“土豪”。

被强制搬迁的人,就是这些宗法地主。

迁移后,宗法地主们的身份地位也没多大的变化。

该吃吃,该喝喝,照样雄居一方,成为了当地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豪强。

宗法地主,都是吃老本的。他们又不像军功地主那样,军功地主都是大秦的权贵。

很多宗法地主,在秦朝大一统后,都遭到了朝廷的严重打压!

割肉的、薅羊毛的官吏,数不胜数。

残存下来的宗法地主,对朝廷那叫一个敌视!

张良,就是这一类人。

“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

看看人家,对老秦恨之入骨。

不久之后,六国复国运动爆发,这些宗法地主大多卷入起义洪流,高举造反大旗。

除了军功地主和宗法地主,商人地主的地位就比较尴尬了。

没权没势。

除了土地,一无所有。

商人地主通过土地买卖,积累财富,成为地主。类似于现在的房地产商。

这些地主们,每月产出的粮食就远远不止2到3石了。

哪怕是商人地主中势力最弱的人,手下的田产,也是数以千亩记的。

军功地主们,就更加离谱了。

以王贲、王离为领袖的王家,三代赫赫军功,覆灭六国积攒下无数底蕴。

王家麾下的田产,多到数不清。

丫的,看这些人这么有钱,胡亥眼都红了!

我一个做皇帝的,给50万徭役每月加半石的口粮,还要扣扣搜搜的。

越想越气!

看朕不把你们这些地主给薅秃咯!

推广造纸,只是割地主韭菜的初步尝试。

......

正当胡亥计划着,如何从地主身上创收时。

某位名叫陈涉,依附于地主而存的小小农民,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

陈涉众人揭竿而起,成为反抗暴秦的急先锋!

比历史提前了!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皇帝胡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奇观误国秦二世》,方便以后阅读奇观误国秦二世第33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奇观误国秦二世第33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并对奇观误国秦二世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