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村兵太郎喝了口茶水,没有打扰自己学生的思考。
“我明白了。”程千帆说道,“如果苏俄方面将远东的兵力大量调往苏德战场,那么,帝国的演习也许就不一定只是演习,如果苏俄的始终在远东保持规模兵力,那么,演习就只是演习,更多是起到威慑作用。”
“不错。”今村兵太郎微微颔首,露出欣慰的笑意。
宫崎健太郎很聪明,反应迅速,不枉他这几年的悉心教导和培养。
“我明白了。”程千帆点了点头,说道,“帝国的关东军特别大演习,规模空前,这对于苏俄来说,本就是阳谋,就看他们会怎么应对了。”
“是这个道理。”今村兵太郎说道。
“老师,那我回去后如何回复楚铭宇方面?”程千帆问道。
“帝国针对苏俄的是阳谋,客观上来说,帝国确实是有可能对苏俄动手的。”程千帆说道,“如此的话,汪氏的南京政权,恐怕是真的没有胆量去戳苏俄的屁股。”
“你就告诉楚铭宇。”今村兵太郎说道,“帝国需要的只是南京签字,需要的只是他们的一个态度,仅此而已。”
……
“我明白了。”程千帆点头,说道,随后他的眉头皱起来,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怎么了?”今村兵太郎问道。
“老师,帝国是不是已经倾向于搁置‘北进’,支持‘南进’策略了?”程千帆问道。
问出这话的时候,他的心都已经提到了嗓子眼。
按照今村兵太郎所说,日本方面的关东军特别大演习是针对苏俄的军事威慑和试探,是阳谋,根据苏俄方面对此的反应,日军可能会发动进攻,也可能只是一个演习而已。
客观来说,这个答案也称得上是极有价值的战略情报收获了。
但是,程千帆的心中却并不满意。
因为,今村兵太郎给出的这个‘答案’,并未有真正解惑关于日军‘南进’、‘北进’的选择题的答案。
当然,也许日方自己都没有明确做出抉择,不过,程千帆倾向于认为,此等战略决策,即便是日方没有做出最后的决定,其最高统帅部一定也是有了一定的倾向性的。
因而,他决定冒一次险,看看能不能从今村兵太郎的口中获取更深入,进一步之确切的情报。
与程千帆而言,他是甚少会冒险的。
这还是他昨天从刘霞的身上获取的灵感。
……
刘霞昨天直接提出来让南京方面向日方坦诚相问,在程千帆看来,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事件。
但是,事后他反复琢磨这件事,这是因为他站在特工的角度来分析此事的,那是假定了刘霞有问题,才会越琢磨越是觉得有问题。
但是,站在刘霞没有问题的角度,这就是在私下里的场合,深得楚铭宇信任的刘霞,‘针对某件事发表看法,提了一个问题和建议’罢了。
更何况,刘霞最后又将回旋镖插在了他的身上。
这就直接让生性多疑的他,都不认为刘霞有问题。
刘霞是楚铭宇最信任的手下。
易地而处,现在,宫崎健太郎是今村兵太郎最信任和喜欢的学生。
而且,今天一见面,程千帆就不着痕迹的,一如既往的对今村兵太郎发动关心和感情攻势,就是为了此刻以一个尊敬和爱戴老师的学生的身份,说一些略有些敏感的话打好了地基。
只要今村兵太郎信重他这个学生,喜欢这个学生,这就只是师生之间私下里的话题。
当然,最重要的是,日方的‘南进’、‘北进’之抉择,此乃当下日方最核心最绝密的战略情报,对于中国,对于整个抗战事业来说,这个绝密情报都堪称最迫切,最重要,最亟需之要务。
在有限的危险、更大的安全考量下,程千帆经过内心反复的衡量,他认为这个险值得冒。
……
听到宫崎健太郎问出这个问题,今村兵太郎的眼眸一缩,他深深地的打量了自己的学生一眼,“健太郎,你为什么会这么问?”
“啊?”程千帆看着今村兵太郎。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今村兵太郎说道,“你为何会得出帝国倾向于‘南进’这个结论的?”
“老师,德国进攻苏俄后,我就琢磨和研究了这场战争。”程千帆说道。
今村兵太郎见宫崎健太郎忽而又提起德苏战争,不过,他并没有说什么,而是点点头,示意自己的学生继续说。
“德国人突然袭击苏俄,苏俄措手不及,失地千里,大批军队被剿灭和俘虏。”程千帆说道,“德国人强大的军事实力以及苏俄孱弱的军事战斗力,在这场战争爆发后显露无疑。”
“当然,关于苏俄士兵的战斗力,我在上海的时候,和特高课的荒木播磨以及宪兵司令部的小野寺昌吾等人都有过讨论。”程千帆说道。
“有的认为苏俄军队的战斗力因为他们内部的‘清除’行为,是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的,现在苏俄的战斗力不堪一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