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除了陶器之外,还有史前玉器、琮、璧、钺等等,这些方面,都可以单独称为一个研究方向。
虽然,苏亦还没有到省博之前,就已经多次听苏秉琦先生提起石峡文化。
然而,石峡文化之所以被命名为石峡文化,主要还是跟石峡遗址的被发现有关。
石峡遗址位于曲江县城西南2.5公里,马坝人洞穴遗址所在的狮头与狮尾两山之间的峡地,面积约三万平方米,并不大。
所以苏秉琦先生才会说,石峡虽小,干系甚大。
马坝地处粤北丘陵地带,遗址十里内外,群山环抱,中间是一片低平的农田。
马坝河两岸及其附近分布着许多洞穴遗址和山岗遗址。
这样一来,通过石峡梯田和田埂断面上发现的文化层以及不同时代的遗物,就可以初步确定这是一处文化遗址了。
甚至不需要像象岗山发掘南越王墓那么麻烦跟曲折。
石峡遗址是1972年发现的。
1973年冬和1975年秋,由省文物考古训练班进行发掘。
当时,广东前后举办了两次举办文物考古人员的培训班。对石峡遗址进行了试掘先期和发掘工作。
不过,到了76年以后,主要是以省博还有曲江文化局的考古人员为主,继续对石峡遗址进行了长达8年的发掘和整理研究工作。
所以石峡遗址的发掘研究工作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而,当时杨式挺就是省博的文物工作队的负责人之一。
到1976年底,已发掘1660平方米,发现了柱洞、灰坑、灶坑、陶窑等遗存,清理墓葬一百零八座、出土遗物约一千名件、为研究广东地区新时代的文化分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苏亦在接触石峡文化的出土文物资料之后,却选择了一个让杨式挺极为意外的研究方向——石峡栽培稻作物遗址。
喜欢我在北大学考古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我在北大学考古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