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较之下,苏亦就汗颜不已。
他前世三战北大,都是全职备考状态,结果考了三年还是考不上,所以,重回这个年代以15岁的年纪考上北大考古专业研究生,常常被他人称为天才少年,有时候想想自己都脸红。
整个报道过程,云淡风轻,波澜不惊,啥意外都没都有。
倒是,报到处的老学生显得格外热情,大家都是经过特殊年代冲击的人,都分外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大学时光。
对于每一个人能够考上北大的学生几乎都被视为战友。
更不要说,还有钱立群这样的老大哥压阵,想要蠢蠢欲动的77级男生,连上前献殷勤的机会都没有。
同样,在中文系这边苏亦也是有熟人的,就是77级的新生王先勇。
一见到苏亦,对方就惊讶喊,“小师兄。”
一下子,苏亦这个小师兄的名头也开始在北大中文系传开了。
之前复试的时候,他跟历史系的黄莺歌就是来迎接他们,甚至,苏亦最开离开北大的时候,还是王先勇骑着三轮单车帮他送行李去公交站。
所以,一来二去,双方都已经算熟人。
原本钱立群他们还打算等张绣予办完手续再送到她去宿舍区,现在既然遇到熟人,就不需要额外跑一圈。
然而,张绣予这个姑娘比苏亦他们认为的还有主见,她并不打算让王先勇先送她去宿舍,而是提出要陪苏亦他们去研究生接待处办理报道手续。
所以等她完成报道手续,钱立群跟陈飞才带苏亦去办理他的手续。
再历史系这边,熟人就更多。
首先是报到处这边,黄莺歌又过来帮忙,毕竟这姑娘是学生会的,这些日常工作,肯定缺少不了她的身影。
所以过来这边,黄莺歌跟王先勇一样,也都喊苏亦小师兄,这一来,历史系这边报道的新生都知道苏亦的大名,都知道他们系有一个15岁研究生。
这一声小师兄,让张绣予这姑娘对苏亦充满了好奇。
好在,她很好的克制住自己的好奇心。
就这样,苏亦才到北大正式报道的第一天,他这个北大小师兄的名头不胫而走。
甚至,等他们这届研究生毕业以后,北大就多了一个关于“小师叔”的传说。
这是后话,暂缺不说。
因为,苏亦的段位太高了。
前世,那些新生报道的时候遇到的乐趣,这一次,似乎都没有。
没有被学姐调戏,也没有被学姐暗送秋波,唯一让苏亦有些安慰的是,有不少北大的本科学妹向他打听宿舍门牌号。
苏亦他们是研究生,跟本科生不一样,被学校统一安排在北大学生宿舍区的37楼。
跟后世的北大一样,这个时候的北大住宿条件尤为紧张。
本科生78人间,研究生更是四人间。
不过相比较后世的清北不给专硕提供住宿,这个年代的北大已经很仁慈了。
然而,到了宿舍区,苏亦他们并没有先到37楼,而是先把张绣予送到31楼,31楼是女生宿舍,中文系的姑娘都住在这里。
不过到34楼的时候,苏亦他们都被宿管阿姨拦住。
男生不能进女宿舍,这是传统。
张绣予刚打算一个人上楼,钱立群就跟宿管阿姨商量让苏亦帮忙提东西上前,老钱还可以强调,“这是张绣予同学的弟弟。”
宿管阿姨也不疑有他,又见到苏亦脸嫩,屁大个孩子,最终还是同意放行。
然而,让苏亦失望的是,因为今天是新生报道的第一天,并没有什么女生宿舍香艳事件发生。
甚至,张绣予的宿舍,还有好几个室友没有到,倒是,见到苏亦进来,都有些好奇的打量着他。
甚至有室友问是不是张绣予的弟弟。
当,张绣予介绍苏亦小师兄身份的时候,室友望着张绣予的目光就有些古怪了。
然而,张绣予似乎也不在乎。
苏亦都忍不住感慨,真是是个大心脏的姑娘。
也是,这年头敢剪短发就过来北大报道的女生,要没强大的心里承受能力,也不敢如此特立独行。
要知道这个年代,女生们穿裙子都要一起越穿,不然一个人穿裙子出门会不好意思,更不要说顶着一头比齐肩短发还要短的碎发。
作为礼尚往来,张绣予刚到宿舍放完东西之后,就随同苏亦下来,跟随他们一起到37楼这边。
陈飞跟钱立群也不着急返回自己的宿舍,都一起过来苏亦的宿舍人来。
女宿舍的传统,男生止步,男神宿舍嘛,才没有人管有没有女生进入。
一下子,四人到到苏亦的宿舍,就有些热闹了。
然而,让苏亦有些意外的是,他的宿舍还没有人过来,他是第一个到的人。
作为第一个到宿舍的人,享受些什么待遇就可想而知。
当然,是打扫卫生。
这活还真不轻松。
要知道他们可是北大的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研究生。
之前是没有研究生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