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山正明是啥人?
杉山正明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欧亚史学者。
其实不管他啥身份,他肯定是会波斯语的。
一想到这个,苏亦就想起来自己前世看过的电影《波斯语课》,里面的主人公,也是一个天才,直接自创了一门假的波斯语。直接用关押在集中营两千多犹太人的名字当词根还创造一门假的“波斯语”,最后还不露馅,最后逃出集中营的时候,还能够完全无误的把两千个遇难的犹太人名字给念出来。
这也是一个天才。跟民大的博士师兄是一类的人物。
那么语言天才学习一门新的语言跟普通人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之间有啥区别?
其实区别很明显的。
比如语言天才直接拿起教材字母语法一翻,就可以直接阅读原始文献了,才不需要纠结什么读音不读音的。甚至相当一部分学者就用这种学习方式。
苏亦以前去民大混的时候,就曾经听民大的研究生说他们的很多老师给他们上蒙语课或者藏语课都是用这种方式。
而且,这种模式也挺好的。因为很多利用多种语言进行研究的学者都是这样学会了多种语言并做出了很好的研究。
但苏亦不行,他啥基础都没有。
首先他不会蒙语,他也不会藏语。
第一次接触蒙语还是之前去蹭课《辽金元史》的时候,他对于这两门语言连入门都不算。哪里敢用这种方式。
就算他敢用,他也用不来。
所以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一天字母一天语法然后读文献类,简称天才。一种人是,如果没有像学习一门外语那样按部就班去学习的话,就永远都学不会的,简称,普通人。
毫无疑问,苏亦肯定是一个普通人,虽然他经常被别人称为少年天才,但说实话,他跟天才是丝毫不沾边。比如在语言上的学习他就是一个渣渣,就算是英语也是勉强过个四六级的水平,嗯,仅此而已。做不到更好的。
当年学习梵文的时候,最后都扛不住缴械投降了。
所以接触越多的人,就觉得自己平凡跟普通。
从燕东园24号小楼的走回北大宿舍37号楼的时候,苏亦也在感慨,自己要是有花一个小时不到就能够学会波斯语语法的天赋,何至于畏惧梵文啊。
喜欢我在北大学考古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我在北大学考古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