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是王讯当真了。
这货,当天就去苏亦的宿舍堵着他。
他不是一个人去,还拉上宿舍的好几个家伙,其中就包括苏亦的前世的老熟人——张新教授。
这个时候的张新,还是考古专业一个透明的小萌新。
经常被王讯拉来当壮丁。他脾气也挺好,竟然没有不耐烦。
他不烦,苏亦却烦了,烦不胜烦的烦。
“我说王讯,你要成立古建保护协会就填写材料去申请啊,你总是过来堵门是咋回事?”
王讯嘿嘿笑,“主要是成立社团这些事情,我们都不知道啊。”
苏亦说,“你们不知道,我也不知道。”
王讯摇头,“不,小师兄,你知道。”
张新也点头,“我也觉得小师兄你知道,当时,你都开始让我们招新了,肯定是心中早就有想法,不然,也不会让我们招新。”
苏亦哭笑不得,“我当时就瞎扯,根本就没影的事。”
王讯却摇头,“不,这事它停不下来了。”
苏亦疑惑,“啥情况?”
王讯说,“我们打着古建保护协会的名义已经吸纳了五十多个新人了。这其中好不包括我们俩个班的。要加上我们两个班的学生,差不多一百多个社团成员了。要是,让同学们得知我们的协会是假的,那么小师兄,我们就惨了。”
苏亦扶额,“是你们惨,不是我惨。”
王讯耍赖,“我不管,要是老师问责,我就说是小师兄让我们招新的。”
苏亦哭笑不得,“你这个家伙还赖上我了。”
王讯说,“本来就是小师兄你让我们招新的。”
苏亦笑骂,“滚,当时什么情况,你不清楚吗?我只是让你帮忙挡人好脱身,你这个家伙,拿着鸡毛当令箭,还跟我玩先斩后奏的戏码。现在,又要玩黄袍加身了。你这个混蛋,以为我是赵匡胤呢。好端端的一个倡议活动,被你这个家伙整成这样,你也是个人才。”
王讯也不否认,他只是笑着说,“我这不也是没有办法嘛,古建保护倡议活动,要是没有一个像样的学生社团去组织,人家压根就不陪我们玩啊。大家不感兴趣,不加入我们,倡议书终究是倡议书。现在不一样了,有了社团,大家也知道力往哪处使了。而且这是好事。有小师兄你们带领着我们,我相信我们北大古建保护协会肯定会越办越好,会成为北大乃至于全国最有影响力的社团。”
苏亦打断他的演讲,“行了,你这个口号留着跟老师说吧,你们是现在是什么想法?”
王讯说,“我们这几天去其他社团考察了,也去学生会那边询问社团的申报流程。但,学生会社团部说,咱们也要创始人,而且必须是有分量的创始人,不是那种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当社团创始人的。不然是对同学们不负责,还对咱们北大社团文化的严重损害。”
这个官方说辞,怎么一套一套的。
苏亦望着他,“别兜圈子了,直奔主题。”
王讯说,“主题就是我们普通的本科生想要申请一个新的社团人家学生会社团部压根就不搭理我们。”
“所以,你想我出面去申请。”苏亦问。
王讯点头,“对头。”
“对你个鬼头。”苏亦恨不得给这货一个爆栗。
王讯不解,“这是好事啊,小师兄你怎么好像不乐意似的。”
他当然不乐意了。
他又不从政,混啥社团。再说,他未来估计还在北大混到博士毕业,到时候,因为社团活动参和到一些破事之中,那就是一地鸡毛了。
这种事,苏亦是不愿意干的。
然而,王讯说的也有道理。
他们既然倡议北大学子保护燕园建筑,就要有一个像样的学生组织去引领,不然,总是拿考古专业名义去弄,很多专业的学生是不愿意跟他们混的。
这样一来成立一个古建保护协会也挺好的。
一想到这,苏亦也开始松口,“可以,什么去学生会,你跟我说一生,我陪你跑一趟。”
“我们现在就可以去啊。”
苏亦哭笑不得,“你这个家伙早有预谋啊。”
王讯说,“这是宜早不宜迟。”
苏亦也只能跟着他们跑一趟学生会。
大家都是新生,都是第一次参加创建学生社团,对于这样的新鲜事物都无比兴奋,都幻想着社团成立,他们就都是创始人,这种见证一个伟大社团诞生的过程,想想都让人觉得激动。
北大学生会五十年代就已经成立。
72年开始复课的时候,学生会也逐渐开始恢复工作,但77级入学以后,学生会的主席就是77级法律系的本科生担任。
说是本科生,但对方也不是普通的本科上,入学之前,就已经有工作,有级别,甚至还担任校团委的领导岗位。
让苏亦意外的是,这位主席年龄也不大,二十来岁,不到三十岁,姓袁。
袁主席到见到苏亦过来,还特意过来谈话。
不过事实证明,王讯把事情想简单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