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苏亦分享这几位先生的故事的时候,众人都忍不住开始鼓掌了。
就连一直吐槽苏亦喜欢跑题的许婉韵都难得下意识鼓掌。
因为曾昭燏先生恰好就是她的偶像。
当然,苏亦对几位女先生的事件也只是简单提及不展开。
重点还是南博,因为这里收藏着大量六朝古都的文物。
到了后世,南京博物院都打出宣传语,“在南京博物院,看六朝古都!”
这么豪横的话,都敢拿来宣传,就知道南博的底气。
然而,不管苏亦怎么跑题,宿先生开始总结发言的时候,还是回归到这节课的主题《考工记》。
因为这书里面记录的城市规划概念,一直成为后世在都城建设中尊崇、模仿的蓝图,甚至可以通过根据考古勘察、发掘资料,结合历史文献的记载开始对上述城市的平面布局做了复原,从中不难看出《考工记》所载城市制度在实际规划、营建中的演变规则。
这种演变规则,才是城市考古研究的重点。
所以这节课,除了讲周礼讲考工记之外,还想同学们讲述着在历史考古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城市考古。
这是同学们在课堂上,第一次听说考古学,从发掘墓葬之外,还有这样一个非发掘墓葬的研究方向。
一时之间,同学们兴奋不已。
然而,就在他们沉迷这种兴奋之中的时候,下课的钟声也敲响了。
不过下课之前,宿先生却留下作业了。
就是让大家画图,画《考工记》里面描述的城市规划图,顿时这帮家伙一阵哀嚎。
看都看不懂,还要画图。
这不是要人命吗?
再说,他们也不会城市规划图啊。
不会画怎么办?
当然是找人帮忙了。
这样一来,还没有走出教室,苏亦就被一帮学生堵住了。
看着他被堵住。
马世昌、姚华山还有许婉韵三人也没有要过来帮忙解围的意思,都等在门外看热闹。
似乎都在好奇苏亦怎么处理眼前的状况。
“干啥呢?干啥呢?还让不让我去吃饭了,食堂的糖醋排骨都没有了。”
眼看就被拦住,苏亦赶紧寻求脱身的机会。
然而,大家根本就不放行。
他都在考古专业蹭课那么多天,大家跟他已经混熟,差不多知道他的性格是怎么样的,也不在乎他的叫嚷,根本就不让他走。
“小师兄,宿先生下课之前可是让我们有什么不懂的东西就找你,现在你可不能耍赖啊。”王讯率先说道。
张新抱怨,“对啊,小师兄这次的作业也太难了吧,我们连考古绘图这么课程都没上过,哪里会画什么城市规划图啊。”
还有一个叫傅小颖的女生也说,“小师兄,你就帮帮我们嘛。”
这姐们,似乎在撒娇?
好吧。
苏亦不吃这一套。
他望向众人,“你们没上过考古绘图这门课程,我也没上过啊。”
众人不信。
王讯说,“小师兄,你别糊弄我们了,现在整个历史系谁不知道你出身美术世家啊,只要跟绘图有关的,根本就难不倒你。”
苏亦哭笑不得,“你们这帮家伙,这是赖定我了呢?考古绘图跟普通的画画,它能一样吗?”
“有啥不一样的,不都是绘画吗?都是拿着笔在图纸上绘画啊。”
“王讯,你学考古是明智的。”
“为什么啊?”
“因为我觉得你要是学美术,估计会老师当场打死!”
众人哄笑!
虽然习惯性怼王讯这家伙,但看着众人眼巴巴的目光,苏亦还是妥协了。
“行吧,到时候,你们到宿舍找,顺便聊一聊古建保护协会的事情。”
得到苏亦肯定的回答,众人才满意散去。
其实也不怪他们这样堵苏亦,主要是宿先生留下的这道作业真不简单。
城市规划图都已经超过考古绘图的范畴了。
但要说《考工记》里面描述的城市规划蓝图难吗?
也不难。
等他跟许婉韵聊这个问题的时候,对方笑着说,“会者不难,不要忘了他们才大一,就算是我们当年,大三去田野实习,要手绘田野调查图的时候,也经常会一筹莫展。”
苏亦恍然,“婉韵姐说的有道理,是我太理所当然了。”
许婉韵却摇了摇头,“其实是大家太理所当然,现在一遇到难题,就下意识来找你。”
随行姚华山也点头,“整堂课下来,就觉得我们仨都是透明人一样,苏亦,你什么时候在本科班上有这样的影响力了?”
苏亦摇头,“我也不知道,好像一开始就有了吧。”
最终还是马世昌解释,“应该是习惯成自然,苏亦从吕遵锷老师的课堂就时不时的在课堂给同学们讲解一些课外知识,而且还讲的不错,同学们也爱听。这是好事,所以咱们专业的老师都喜欢让苏亦起来回答问题。也是一种变相让苏亦当助教代讲课的方式,时间久了同学们也都习惯这种模式。有问题都下意识找苏亦,而且,因为苏亦的身份,跟大家一样都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又是大家的小师兄,这种高一个级别,又仍旧属于学生的身份,让大家有一种非常深的认同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