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两位的书,拿起来对比较的话,其实是蛮有趣的学术史研究过程。
在俞先生之前,北大考古专业秦汉考古部分都是由苏秉琦先生讲授。
这一讲就是从52年讲到65年,期间由1962至1964年由俞先生代授。
苏秉琦先生1958年组织编写《秦汉考古》,1960年编写的《战国秦汉考古》讲义,是之后秦汉考古教材的基础,切实推进了秦汉考古学科的建构和发展。
可以说苏秉琦先生对于秦汉考古的学科建设的奠基人跟拓荒者,他不仅是北大第一任秦汉考古教师,也是新中国首位秦汉考古教师。
跟之前魏晋南北朝隋唐考古课程,苏亦翻看五六十年代的讲义一样的道理,这一次,苏亦也翻看过去的讲义。
通过新旧讲义的对比,很容易就发现中间这段时间,会有哪些新的考古成果以及考古理论的发现。
对于研究学术史来说,版本学方面的知识确实能起到不小的帮助。
不过72年复课开始,苏先生基本上已经不给本科生授课。
北大战国秦汉考古部分,开始由俞先生来。
这就是传承。
也就是所谓的学术衣钵接班人。
能够培养出来这样弟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现在,苏亦他们使用的讲义,则是由俞先生编写的。
72年开始复课以后,俞先生就在1960年《战国秦汉考古》基础上编写的新版《战国秦汉考古》讲义,这本讲义一直到1990年代中期还广为使用。不止北大在用,全国各大高校都在用。
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苏亦的动作很快就引起教室里面其他学生的注意。
他垒着一堆书放在书桌上,一会翻开讲义,一会翻看专着。
时不时就写写画画。
他的行为,让其他学生好奇不已。
其中几个平时跟苏亦混熟脸的家伙就忍不住凑过来。
其中,就是跟王讯形影不离的张新。
也不知道王讯这货是不是在宿舍睡午觉,把他给抛弃了。
张新问,“小师兄,你这是干啥?”
苏亦一脸无语道,“翻书啊。”
张新闹得一个大红脸,连忙摇头,“我们是好奇小师兄,你在研究什么?”
“就是研究考古学的历史分期。”
几个家伙就有些听不明白了。
苏亦反问,“你们难道不好奇,为什么以前的秦汉考古,怎么会突然变成了战国秦汉考古了吗?”
喜欢我在北大学考古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我在北大学考古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