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夏鼐先生一贯主张,中国考古中国人说了算。
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考古也要走出去,要恢复跟西方国家的交流,这样一来,了解世界考古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毕竟,宿先生在考古发现与中西文化交流方面可是有着深厚的研究。
你要不了解人家的历史,如何去了解人家的考古成果?
而在北大历史系诸位先生之中,周一良先生绝对是世界史权威。
此外,苏亦跟周一良先生学习的东西,也不局限于史学,文学,语言学都有涉略。
尤其是外语方面,周一良先生就很喜欢拿一些名着过来让苏亦朗读。
甚至还有一些诗歌。
比如大众耳熟能详的莎士比亚、泰戈尔、普斯金,还有不那么耳熟能详的雪莱、海涅等人的诗歌。
苏亦以前,国外诗歌,除了泰戈尔的诗歌外,基本上不看。
尤其是各种翻译,水平参差不齐。
也就懒得翻看。
有时候,还有些鄙视。
现在发现自己浅薄了。
倒是在周先生家中的,让他尽情享受一下国外诗歌的优美。
一些以前听都没听说过的诗人,比如白朗宁夫人,这个时候,苏亦才知道这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受人尊敬的诗人之一。
尤其是她的情诗,最动人。
苏亦读完,周一良先生还时不时矫正他的发言。
苏亦从美剧里面学习来的半吊子发音,在拥有哈佛多年求学经历的周一良先生面前,不值一提。
一开始,苏亦尴尬不已。
后来也就无所谓了。
在周先生这样的大牛面前,也不需要隐藏自己的短板。
自己啥水平也伪装不了,表现出真实的自己就好。
所以,每一次到燕东园24号楼,读完历史文献以后,每一次诗歌的片段,算的上苏亦难得的休闲时光了。
原本不想参与五四文学社活动的苏亦,突然觉得文学社的社团活动,偶然参加一下,也是挺好的。毕竟诗歌这种东西,不拿来干啥,陶冶一些情操也是好的。
于是,在周二的五四文学社社团活动之中,苏亦就在黎新叶的期盼之中,如约而至。
喜欢我在北大学考古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我在北大学考古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