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玩意,苏亦也只是听说过,唯一一次见过就是在博物馆橱窗里面。
红旗20就是仿照来徕卡,当时中国相机工业刚刚起步不久,技术力量缺乏,生产规模不全,听说镜头都是用八级工亲自手工打磨的。
其珍惜程度就可想而知。
尤其是相机身上刻下的“红旗”二字,逼格满满。
这似乎是上机厂的传统。
比如海鸥501,也课下“为人民服务”几个字,到了后来,好多相机都刻下为人民服务。
就算如此,国内也有一大堆人在鄙视红旗20的水。
然而,那依旧是国产相机的天花板了。
到了后世,国产相机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
咱们国内的照相机工业起步于五十年代中期,到五十年代末,照相机年产量达到了10万架,以后上海照相机厂生产出着名的海鸥DF照相机。到了七十年代初期,全国的照相机厂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林林总总的品牌照相机如海鸥、凤凰、华夏、长城、青岛、华山、珠江、红梅、牡丹、友谊、东方,等等等等,可谓繁星璀璨,光芒耀眼。
嗯,长城就是北京产的。
在课堂上,见到这些相机的时候,同学们都双眼发亮了。
因为这个年代,相机太稀罕了。
甭管相机品质好坏,便宜与否,只要有自己的相机都是爷。
为啥前世,那么老头拎着长枪短跑,躲在公园拍夕阳。
是因为他们闲着没事干吗?
很多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不足年轻时候的遗憾,这个年代,相机太奢侈。
奢侈到啥程度?
奢侈到78级考古班的学生,在赵先生把相机搬到讲台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不敢上台去摸。
也不是不敢,是不好意思,因为不会,担心出错弄坏机器丢人。
这一幕,让苏亦会想到自己初一生生物课,老师拎着一台显微镜上台让同学们上台感受的时候,竟然没人敢上前,只好老师来点名。
这一次,也是如此。
大家都在催苏亦上台试一试。
似乎真的感觉他们小师兄,无所不能了。苏亦本来打算让他们别闹,不曾想赵思训还朝着他招手,“苏亦是吧,我知道你,赶紧上来。”
这一招呼,苏亦不想上去,也得麻溜得上台了。
终究还是逃脱不了被点名的命运。
喜欢我在北大学考古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我在北大学考古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