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博物馆应该算是世界当时最大的科学和艺术中心。着名数学家欧几里德、物理学家阿基米德都曾在这里惊醒研究和工作,不过博物馆存在几个世纪以后,毁于战火中。
摧毁文明的永远都是战争。
不过缪斯神庙已经属于一两千年的事情了。跟近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的概念,已经有了极大的差异。
苏亦没有继续去讲述。
一下子就跳到文艺复兴时期了。
之所以跳到文艺复兴时期,主要是欧洲进入中世纪以后,处在封建制度和教会统治的时代。僧侣垄断了文化和教育、科学城了神学的附庸。教堂、修道院和教会学校是收藏古物和宗教文物的主要场所。
宫廷、贵族府邸以及领主庄园才是世俗文物的聚集之处。
因此,这一时期一切公共事务都是为了宣传宗教的教义,扩大宗教的影响。
谈不上科研跟教育。
这一切,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有所改变。
“小师兄,文艺复兴时期都有啥改变啊?”
继续有同学当捧哏。
“变化很大。14世纪-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被看作是中世纪与近代的分界。文艺复兴运动引发了人民对希腊、罗马时代古代文化的向往。因为在希腊、罗马的古籍中,找到了有利于反对封建宗教统治的思想武器。”
苏亦这么说,大家更加疑惑了,“好端端的,人们反对宗教统治干什么?”
不需要苏亦回答,就有学生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苏亦说,“差不多,这主要是跟当时的欧洲社会发展有关系。表面上是人们在追求希腊、罗马时代的古典文化。实际上是生产力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
“原来是资本家想要当家做主人啊。”
不仅如此,围观的游客,竟然有人感慨,“原来资本家也曾经被人压榨过啊。”
苏亦捂脸,只能继续解释,“资本主义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城市经济。为什么是城市经济而非农村经济呢?”
这一次,苏亦自问自答。
“原因很简单,城市交通便利,但地少,没办法进行农业种植,商业与工业成为城市生存的唯一选择。威尼斯、佛罗伦萨、热那亚等意大利城市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首先获得商业与工业的繁荣。”
这个时候,突然有人问,“为什么都是意大利的城市,而不是其他国家的城市啊?”
问的好有道理。
要是在北大历史系世界史课堂上,这个问题都可以讲一节课,苏亦的回答却简单粗暴,“因为文艺复兴就是从意大利开始的,为什么偏偏从意大利开始,主要是罗马就在意大利。”
古罗马的历史,苏亦就不去科普了。
他回归文艺复兴时期。
“十五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开始西征欧洲,欧洲被迫寻找新的通商航路,导致地理大发现。从此,欧洲商业中心逐步转移到位于莱茵河入海口的低地地区,出现了布鲁日、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等新的商业城市。”
“新航线的开辟、美洲新大陆的发现,使得从遥远地方搜集奇珍异宝成为可能。一时之间,荷兰阿姆斯特丹城城了世界艺术品贸易中心。这就进一步激发了学者的研究兴趣和收集者的热情,近代博物馆产生的思想条件和物质条件渐趋成熟了。”
“于是,17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世界博物馆史上第一个具有近代博物馆特征的博物馆,这就是1682年向公众开放的英国阿什莫林艺术和考古博物馆。……阿什莫林开创了将私人收藏公之于世,建立近代博物馆的先河!”
“到了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爆发,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重要的博物馆,具体有哪些博物馆,我就不说了。“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英国不列颠博物馆,主要是当时的欧洲的经济中心回到英国。”
这是英国部分,大家开始对美国的部分好奇了,“怎么都是欧洲的博物馆,没有美国的啊?”
能喊出这些话的人,肯定不是北大的学生。
美国是1776年建国。
在这之前,能有啥美国啊。
不过既然有人对美国部分好奇,苏亦就顺带说道,“18世纪中叶以后,北美洲的博物馆也有初步发展。北美洲最早的博物馆就是1750年美国哈佛大学的珍品收藏室,其主要收藏化石,专供教学使用,不公开开放。”
“哪有没有公开开放的啊?”有人喊道。
苏亦回应,“有的,美国第一个公共博物馆是1773年在南卡莱纳的查尔斯顿城建立的。这个博物馆由该城图书馆学会提议创办,其陈列文物主要介绍南卡罗莱的自然历史。”
说道这里,苏亦补充,“18世界末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重要社会因素,不是别的,正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极大震撼了欧洲封建体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