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伟大的博物馆事业

作品:我在北大学考古|作者:莫鞑|分类:都市|更新:2022-06-07 23:35:08|字数:8622字

“加强警卫。”

“最好就是闭馆吧。”

同学们纷纷给出建议。

苏亦点了点头,“恩,确实如此,不管加强警卫跟闭馆都没问题。这个方面,在两馆大楼也出现过。”

当年,两馆大楼为了防止文物损坏,直接由军方接管甚至一度闭馆,大家对此也不陌生。

“咱们现在着重讲述一些防外寇,这个方面注重文物保存地点和保管方式,包括两项计划:一是防飞机抛掷炸弹计画,其主要做法是在故宫院中挖建坚固地窖,将金属陶瓷各类重要物品选择装箱入窖保藏,将金属陶瓷各类次要物品聚藏宝蕴楼地瓮,将名人字画及善本书籍须防潮湿者暂移藏宝蕴楼地瓮。二是防外寇入城掠夺物品计画,其主要应变措施是将珍贵文物精品送往东交民巷各大银行库房保存,并将各种古物清册、文件、档案、印信及铁柜钥匙临时移藏他处妥慎保存。与此同时,古物陈列所派股长谢涛等人到东交民巷使馆区内寻觅合适的保险库。经考察与接洽,各大银行的保险库或因房屋狭小、零散,或因受日本势力控制,无法为大批珍贵文物提供安全寄存空间,仅六国饭店尚有地窖34间可租借,月租费大约需600元。”

“不过因为局势变化太快,前面两个计划都没法实施,不管是挖地窖还是转移到东郊民巷。因为,1933年1月初,国府决定将古物陈列所文物与故宫博物院文物一同南运。”

“决定南迁,也不容易。当时,古物陈列所决定择最精华物品先行迁移,但其最精华物品多数陈列于武英殿中。虑及中外游客来所参观有赖于武英殿中之陈列品,古物陈列所决定将武英殿陈列之最精品和宝蕴楼库藏之最精品搭配提选,装箱南运。”

“2月15日至5月16日,古物陈列所文物分批随同故宫文物南迁,第一批为200箱,第二批为840箱,第三批为1400箱,第四批为3000箱,共计4批5440箱,所有古物陈列所南迁文物存放于上海法租界天主堂街26号库房内。南迁古物前后装运四批,共件。”

“就算如此,南迁的古物也只是一部分,还有不少留在北平之中。”

留在北平的古物种类有字画、图籍、金银器、漆器、插挂屏、如意、戏衣、瓷器、珐琅、扇子、经卷、珍物、玉器、木器、钟表、绸缎、铜佛像、洋瓷、铜珐琅等九万馀件。

不过留下来的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小物件了。

被评上国宝的,几乎没有。

喜欢我在北大学考古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我在北大学考古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在北大学考古》,方便以后阅读我在北大学考古第209章 伟大的博物馆事业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在北大学考古第209章 伟大的博物馆事业并对我在北大学考古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