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亦突然想起来,再过一年,梁家勉创办的《农史研究》就要创办了,比陈文骅的《农业考古》还要提前一年。
单论学界影响力,梁老肯定比陈文骅更大,这点无容置疑。
现在学界,各个领域的学术期刊都开始复刊或者创刊,农史研究也不例外。
这些年,梁家勉先生就为这事奔走。
现在,能够给苏亦这样的承诺,说明这事差不多就是敲定下来了。
难怪来之前,杨先生望着他,脸色还特别古怪,还问他是不是听到什么消息了。
当时,苏亦没反应过来,原来对方是在指这事。
他真没想要在《农史研究》投稿啊。
甚至,他都没想过要投稿的事情,《文物》版面不够,他就不发。
而且,他连续两篇同一个题材的文章都发《文物》确实不合适。
现在全国文物系统不知道多少人的文章还排着队等待发表呢。
他之前能够成功发表,完全就是蹭着石峡遗址的热度。
现在,在写稻作起源的文章,篇幅肯定更长,版面有限的情况之下,肯定很难发表。
为您提供大神莫鞑的《我在北大学考古》最快更新, !
第286章:文章写好,就发我们华农的《农史研究》吧!免费阅读:,!
梁家勉先生显然也是想到这里,才主动提出要把文章留在《农史研究》刊登。
这年头,可没有什么影响因子一说,或者说国内期刊,都不知道这是啥玩意。
能够在行业内,仅有的期刊发表文章,就相当了不起的事情。
从这点来说,梁老才看他的初稿,就给予这样大的承诺,可见老先生对他文章的喜爱。
这份喜爱,他可不能辜负。
不管如何,只要文章写完,就优先考虑放在《农史研究》发表,反正这玩意,也不讲究什么时效性,等个一年半载,问题不大。
为您提供大神莫鞑的《我在北大学考古》最快更新,!
第286章:文章写好,就发我们华农的《农史研究》吧!免费阅读:,!
喜欢我在北大学考古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我在北大学考古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