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即所谓”空而不空”。故说”不松不通”、”不通不空”。
如:某次练功之后,觉大指无力,不能扣衣钮。
老师告诉我:”这是你的指头以前受过伤,并未彻底痊愈,如水沟虽通,但尚有沉淀。
今内气充足,冲刷内部,要将一切有碍气通之物全部排除干净,而成空体,是以略觉疼痛而无力。可用手帮助按摩,将陈病去掉,自能成空。”
此系指形体而言,更重要者是将心神练空,才为真空,故要排除杂念,而使心神入于静的状态。
拳谱说:”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心空也;外观其身,身无其身,身空也。”
身心俱空,才是真空。只有真空,才有妙用。
谱曰:”先有虚空灵通之全体,方有神化不测之妙用。”
“行步如槐虫”解
古人传下来的拳谚、拳诀皆是从实践得来的真理。”行步如槐虫”就是以槐虫的动作体悟打拳进步时的情况。
槐虫爬行时,总是后足先靠近前足,然后催动前足前进。
同时全身弯成弓形,也用以推动前足前进,落实后即复成原形。
虽看似是两足行进,但也借弓身时全身之力催动前进。
拳谱讲:”脚打踩意不落空”,是指前脚要向敌之中门迈进。即”脚踏中门抢他位”时,要踏准不落空。”
消息全凭后足蹬”是指以后脚催动前进,当然主要还是用丹田发动手足动作之整力。
此正像槐虫前进时,以后足蹬催,弓腰(丹田)用力,前足直出落实。
所以练拳者常说”行如槐虫”。
漫谈气力
拳谱说:”有形者为架式,无形者为气力”。
架式者所以运用气力也。无气力则架式为无用,故气力为架式之本。
然欲力之足,必先求气之充。故气又为力之本。
如有人虽身强力大,能敌二三人。
若令其跑至气喘不止时,与其较勇,则其必败无疑,而无常时之勇矣。
由此知”气为力之体,力为气之用”,所以言力者必言气,无气者则无力,其理明矣。
(本章完)
喜欢开局签到刑警队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开局签到刑警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