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练习武事之人,除各种拳法之外,必兼练一二种功夫以辅其不足。
盖以拳法为临敌时动作之法则,而功夫则为制敌取胜之根本。
若练就功夫而不谙拳法,应敌时虽不免为人所乘,其吃亏尚小;
若单知拳法而不习功夫,则动作虽灵敏,要不足以制人,结果必大吃其亏。
故有“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之谚。此功夫之不可不练也。
功夫之种类,亦繁复众多,不胜枚举,然就大体区分之,则不出乎两种,即外功与内功是也。
外功则专练刚劲,如打马鞍、铁臂膊等,制人则有余,而自卫则不足。
内功则专练柔劲,如易筋经、捶练等法,皆行气入膜,以充实其全体,虽不足以制人,而练至炉火纯青之境。
非但拳打脚踢不能损伤其毫发,即刀劈剑刺亦不能稍受伤害。
依此而论,则内功之优于外功,固不待智者而后知也。
且练习武术之人,本以强健体魄却病延年为本旨。
学之兼以防毒蛇猛兽之侵凌及盗贼意外等患害,非所以教人尚攻杀斗狠者也。
故涵虚禅师之言曰:“学武技者,尚德不尚力,重守不重攻;唯守斯静,静是生机;唯攻乃动,动是死机”。
练外功者,劈击点刺,念念在于制人,是重于攻,若守则此等功夫,完全失其效用。
攻则非但足以杀人,亦且足以自杀,故谓之死机。
练内功者,运气充体,如筑壁垒,念念在于自保。
他人来攻,即有功夫兵刀,皆不足以伤我,我亦处之泰然,任其袭击,亦不至于杀人。
则守之一字,其功正大,既能自保,亦正不必再出手攻人,因攻我者不能得志,势必知难而退也,故谓之生机。
然世之学武者,又恒多练习外功,而少见练内功者,则又何故耶?
因外功一事,学习既较为便利,而所费时日又较短少,无论所习者为何种外功,多则三年,少则一年,必可见效。
如练打马鞍,三年之后,拳如铁石,用力一击,可洞坚壁。
余亦类是。避重就轻之心理,固人人皆有者也。
至若内功,则殊不易言成,一层进一层,深奥异常,学之既繁复难行。
而所费时日,亦必数倍于外功,且不能限期成功,故人皆畏其难而却步矣。
他派固勿论,即投身少林门中者,彼未始不知少林一派中亦有精纯之内功。
顾皆舍此而习外功者,实避重就轻之心理使然也。
至练习内功,略无根基,入手即练,其难自不待言。
若意志坚强,身体壮健,而其人又具夙慧者,练此最为相宜,因内功固重于悟性也。
(本章完)
喜欢开局签到刑警队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开局签到刑警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