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先前的鄙夷不屑,此时他眼神明显带了几分探究深意。当发现对方有所察觉时,霍靳东强制压住那丝尴尬,移开了视线。
本以为这司玖最多也就是读书厉害些,颇有些音乐天赋,他怎么也没有料到,对方居然还会驱鬼避邪。想到前几天,自己还为能够引玄气入体而沾沾自喜,可人家早就已经甩他好几条街了!
就不知她如今的玄师实力达至何种程序,初级还是中级,抑或者更高?!
单凭这一点,司玖必能得到冯社长的另眼相待,更甚至成为下一任社长的选定人。掩于衣摆底下的手掌,紧攥成拳。霍靳东低垂眼睑,掩去了内里闪现的几分不甘与阴霾。
时间在几人各怀心思中,飞快而过。天边泛起鱼肚白,朦胧橘红色的太阳缓缓而升,昭示着这一夜已然平安渡过。
等到昨晚被顺手救出来的四名年轻男女各自离开后,萧瑱推推鼻梁边的眼镜,开心地宣布道,“司学妹,恭喜你顺利通过神秘学社团的入团考核。”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可就是同一个社团的同学成员了。
“来,司玖,填好这张申请表,我马上汇报给冯社长。”从背包里抽出早早准备好的申请表格,杜希拉笑眯着一双眼睛,赶紧摸出手机打起了电话。
相比霍靳东的冷淡,其他二人简直热情得过头。司玖暗暗哭笑不得摇摇头,半玩笑地调侃道,“怎么感觉你们比我还心急呢。”
这不是怕她跑了么,毕竟神秘学社团难得有个新成员加入,更何况对方还是个玄师高手呢。
大学生的校园生活,除却参加社团组织的活动,以及周末回家休息外,基本都是三点一线,教室,宿舍,图书馆。
已经加入神秘学社团近一个月的司玖,未能有机会见到他们口中的冯社长,毕竟冯社长已经大四了,大多数时候并不在学校。社团组织的活动,除却每月例会外,基本为零。
相反,与钱蓓,黄知给予一同加入的艺术品鉴赏社团,每周开展社团活动,比如百汇园淘宝,参加艺术品展览,甚至追寻非遗文化等等,可谓相当活跃。
由而司玖也清楚了古玩百汇园某些旁人无法探知的秘密,比如每月十五,百汇园一月一次的早市,也算是这古玩市场的第一摊,从凌晨四点左右就开始,至早上七点结束。
虽然都是以地摊形式开放。但却汇集了华国各地前来的卖家,他们会将自己手中收集打算出手的物件儿成堆摆出来,以供顾主们挑选。
当然这其中真假掺杂,十成只余二成是真货,还需要依靠自己的眼力和运气。别看如此低比例的概率,却比百汇园白天那些全假货的地摊要好上太多。
所以真正懂行的买家,一般都出现在百汇园的早市里,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这个时候,百汇园才有真正出好活儿的日子。
这天,正是百汇园十月的早市。因为赏金任务的原由,上个月的早市,司玖错过了机会。所以这次,当黄知予和钱蓓兴高采烈地邀请她一同前往捡漏时,司玖并没有拒绝。
所谓捡漏,其实就是指以相当便宜的价格买到非常值钱的古玩,当然是在卖家往往不知情的时候。
捡漏,它为古玩界的一句行话,形象的体现在‘捡’上,毕竟古玩界普遍认为捡漏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行为,不但要看运气,更是得考究捡漏之人眼力以及经验。
若是本身没有经验和眼力之人去古玩早市,大多半都落得反被人坑的结果。
凌晨三点,天色仍旧暗得不见五指。相约的三人打起手电筒,摸着黑在学校门口汇合。司玖注意到,除却她们三个女生外,校门口还聚集了一些高低年级同学,想必也是和她们一样赶往早市的学生。
百汇园,古玩市场。两侧几乎水一色的古式仿旧楼,檐角铺成的瓦砾,麻灰墙壁,木制阁楼,与地面的青石板路形成古香古色的独特风景。
据说这里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前身是古时朝代商行,后来渐渐演变成古玩旧货市场。
凌晨四点,百汇园外专设的停车场已经停满了各类车辆,足以可见这场早市的热闹程度。此刻天色还是暗黑无光的,街道却亮起了盏盏暖光顶灯,底层门面店铺前后开通,铺着一个又一个紧紧挨邻的摊位。
透过晃动的手电筒,可以清晰地看见随处支着雨篷的简单摊位,鳞次栉比。摊位前摆出钱币、瓷玉器甚至老家具等等,许多白天难以瞧见的大小物件。
此刻摊位前,店铺里,可谓人满为患,但是动静却很小,他们大多数时候都是打着小电筒仔细略过物件儿,如果有中意的也只是抬起手势问价,偶尔几句低声的交谈。
所谓古玩买卖,即看买主,也看卖主。
百汇园早市摊主,一般分四类。第一类,长期‘打泵’的摊主,通常手中并没有什么好东西卖,最多的就是仿品,可以忽略不计。第二类,拉着三轮车摆地摊的,他们都是百汇园有早市的时候,在古玩市场摆地摊,古玩市场没早市的时候,在农贸市场摆地摊,东西几乎十足十的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