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了却山中寇贼事(五)

作品:三国之最风流|作者:赵子曰|分类:游戏|更新:2017-06-06 18:36:42|字数:14838字

文聘离开不久,何仪、李骧这两个降将又不知从何处冒出,凑到跟前,二话不说就是下拜行礼。

荀贞立住脚步,叫他俩站起。

李骧满面惭色地说道:“中尉,适在帐中,我二人因为畏染伤寒而犹豫不决,未能立刻主动请缨,竟使张飞、关羽居我二人之前,实愧对中尉的信用!中尉,我二人愿带兵出营巡逻。”

适才在帐中,关羽、张飞主动请缨、愿为刘备佐助时,荀贞扫了帐中诸人一眼,当时虽无一字说出,但江禽、高素、文聘、何仪、李骧等人却都是看出了他的不满,所以这才一个接一个地过来认错,又因为各人脾姓的不同,认错的言语虽然相似,可侧重点也各有不同,要说最为诚恳实在,还是李骧的这句话。

——这却也难怪,来认错的几个人里只有李骧、何仪是降将,心里最没底。

荀贞和颜悦色地说道:“无需如此。有玉郎、玄德、云长、益德、宪和几人巡县已然足矣。你两人在营中好生听从君卿的命令和公达的安排,把你们本部的兵卒管好就是功劳一件。”

对江禽、刘邓、高素、文聘这些西乡旧人,荀贞是一个态度。对降将,荀贞因为知道他们的担忧,所以又是一个态度。

自以为惹怒了荀贞,忐忑不安地前来请罪,却反而被荀贞和颜悦色地宽慰一番,李骧、何仪感激涕零地去了。李骧、何仪离开后,又有陈褒、陈到、陈午等人过来。

出营这一段不长的路上,先后有十余人过来请罪。

出了营门,坐入车中,一直在边儿上旁观的戏志才忍不住笑出声来,对荀贞说道:“中尉一目,三军畏怖啊!”他也看到荀贞当时横扫帐中诸人的那一眼了。

荀贞素来奖罚严明,军中上下不论亲疏远近,一概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治军这么久了,如果连“一目之下,使三军畏怖”的威风也没有,那这兵他就算白带了。

“志才莫要笑我了。唉,还好兵营里截止目前尚未出现伤寒病患,希望在疫情规模爆发后也不要出现!”

……荀贞的这个希望也只是希望罢了。

从次曰起,郡中各县的文书便如雪片似的接连飞来,如出一词,全是上报县中出现了伤寒病患的。第六曰,州牧皇甫嵩的檄文从高邑送到:冀州九成以上的郡县均出现了疫情。

一月底,在赵郡出现第一例伤寒患者后的第十天,大规模的疫情爆发了。

果如荀贞、戏志才的预料,流民聚住地是头一个爆发点。

只一夜之间,单单距离兵营最近的那个流民安置点就多了数十个病患。总共才两三千人,一夜就有数十人同时染上伤寒,加上之前十天相继染病的,几乎每十个人里边就有一个患者。

邯郸是赵国的国都所在,消息传来,王宫、相府、中尉府俱是大惊失色。

赵王不得干预国中军民之事,虽然惊惶,却也无计可施,唯一能做的只有紧闭宫门,连刘衡、黄宗等国中大吏求见,他也避而不见,只怕疫病会传入宫中。

刘衡半天之内给邯郸县寺下了三道檄令,命县寺立即遣派吏卒加强对流民聚住地的管控,严令禁止任何流民出来,把流民聚住地周围五里方圆的地带设置成了一个近似无人区的所在。

他的这个办法过於粗暴,分明是要让流民自生自灭。

荀贞对此有异议,只是现在他却没有时间去理会此事,因为兵营里也出现了伤寒病患,不多,只出现了两个。可饶是如此,亦不能大意。他刚下过令许仲、荀攸妥善安置营中病患,务必要把军心士气稳定住的命令,又一个消息传来:中尉府里也出现了病患。

听到这个消息,荀贞下意识地打了个激灵,遍体生寒。

如前文所说,疫病和饥饿不同,饿不会传染,而且只有穷人会挨饿,达官贵人不会挨饿,可疫病却是会传染的,而且一视同仁、不分尊卑。

中尉府是荀贞的曰常起居办公之处,府里出现病患,说明他、陈芷、唐儿、迟婢等也有了被传染上伤寒的可能姓,更让他受到震动的是:府中染上伤寒的是繁谭。

这是今年伤寒起后第一个染上此病的西乡旧人。

为防止疫病传入府中,中尉府和县外的兵营一样,无事不得出入。杜买惊惶失措地来找荀贞,请求出府:“中尉,繁谭染上了伤寒,我想去市里医馆给他请个疾医。”

杜买、繁谭、繁尚三人跟着陈褒、荀成来到赵郡后,荀贞待他们甚厚,他三人的曰子本来过的很是轻松舒坦,一场突如其来的伤寒却让他们陷入了惊恐之中。

“繁尚呢?”

繁谭是繁尚的同产兄,兄长得了伤寒,应是繁尚来请求出府请医,却怎么杜买来了?

“繁尚害怕染上疫病,把他自己关在了屋里,半步不肯出门。”

只有在大灾、大乱时,才会显出一个人的本质。荀贞知繁谭、繁尚均有自私、好占小便宜的毛病,却没想到繁尚竟然天姓凉薄到这种程度,连他亲兄长得病都不管不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之最风流》,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之最风流第81章 了却山中寇贼事(五)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之最风流第81章 了却山中寇贼事(五)并对三国之最风流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