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陈群议定荆州盟

作品:三国之最风流|作者:赵子曰|分类:游戏|更新:2021-05-17 07:01:07|字数:11450字

重复完了这段虚构的荀贞所说的话,陈群继续往下说道,“公乃我汉家宗室,镇东也是我汉家栋梁,今公与镇东结盟,正如镇东所言,二袁不足灭,天子早晚必能为镇东和公迎回洛阳,汉家之再兴,指日可待也。”

刘表转忧做喜,问道:“镇东果是如是说?”

陈群说道:“绝无虚言!”

却原来,刘表之所以会对陈群说出“一想到天子正在受苦,我就夜不能寐”,又说“我真忧者,实为此也”等等那一番话,其实究其本意,他是在为了给这次荆州、徐州的结盟定下一个政治上的基调,换言之,是想从陈群这里试探出荀贞答应与他结盟的目的是什么?

或者也就是说,刘表希望荀贞的这次答应与他结盟,不是像袁术和吕布那样为了私利的结盟,而应当是两边为了共讨逆贼、复兴汉室的结盟。

试探过陈群之意,知道了荀贞是认可他的这个政治基调的,刘表自是大喜。

便於当晚,刘表设宴,其手下现在襄阳的文武大吏,如蒯良、伊籍、潘浚、庞季等等,及刘表的长子刘琦、刘表的从子刘虎、刘磐等都出席了酒席。——蒯良、潘浚、庞季等是荆州本地士人,伊籍等是投从刘表在荆的兖州士人,这伊籍且是刘表的老乡。却从出席人员的身份组成和他们在荆州的军政地位,足可以看出刘表对荀贞的重视和对此盟约的重视程度。

一夜尽欢,却不必多言。

只说当晚酒宴罢了,接下来两天,陈群和刘表府中的蒯良等吏细细商议盟约的内容。

两个势力之间订立盟约,实际上也很简单。

最重要的就是政治基调,基调定下,双方志同道合,那么底下来的内容就也好商定。

几天的功夫,陈群与刘琦、蒯良、伊籍等就把盟约的细条一一议定。

不外乎即是:荆州如果遭到外敌的侵略,荀贞要及时地给以帮忙;徐州如果遭到外敌的侵略,荆州也要给以帮助。以及,荀贞、刘表各自往朝中上的表,陈述政治主张的表也好,举荐任命官名的表也好,双方都要支持和承认;还有灾年的时候,双方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对方。

等等之类。

盟约商讨完毕,蒯良等把之奉给刘表观览,刘表无有异议。

这份盟约,就此便算定下。

盟约虽定,但是陈群没有立刻就回徐州去。

荀贞给他的有交代,叫他拜访一下荆州本地的名士和南迁到此的北地名士。

因是,接下来一段时间,陈群相继谒见了蒯氏在襄阳的有名士人,如蒯良、蒯越的侄子蒯祺,如蔡瑁的几个从父、从弟,如出自江夏黄氏,与黄祖同族的黄彦成,还有荆州另个大姓,即庞季之族,庞氏族中的几个名人如庞德公等;随后,陈群去了趟蔡家,替荀贞送了些礼物与之;继而,他从襄阳出来,南往时下迁荆北士所主要聚居的宜城先去。

黄巾起事后,兵战不休,很多的北地士人南下避乱,因宜城临水,风光好,又离襄阳、南阳都不远,故此这些北士大多就都选择住到了宜城,——这也是为什么刘表之前到荆州上任的时候,最先来宜城的原因。

宜城此县与襄阳相距不远,中间只隔了两县,不到百里路程。

顺汉水而下,次日下午,在伊籍等的陪伴下,陈群即至宜城县城。

刘表得荆后,专门给寓居宜城的北士单独建了一个里,现在宜城的北士,主要就是住在这个里中。这些北士里头,不乏退休、或挂印辞职的官员,其中曾经出任刺史或二千石长吏的就有数十人之众。到了里外,只见里门口朱轩华盖,车辆如流,出入之人皆都是衣冠之流。

陈群不觉顾与陪同他来到此地的伊籍等人说道:“此里,可与我徐州的梧桐里相提并论了。”

伊籍问道:“敢问陈君,梧桐里是个什么里?”

陈群说道:“凡我徐州之英杰,多在梧桐里中住,亦是簪缨云集,可称一方之风流也。”

伊籍听了,心知梧桐里是什么所在了,定是荀贞帐下重臣们的聚住之所,便附和两句。

其实那梧桐里,却是不能与眼前此里相提并论的。

此里有个别名叫做“冠盖里”,所谓冠盖者,意指官员的帽子和坐车。住在此里的多半士人,都是之前汉家朝廷的郡国太守或刺史这类品秩稍低,然实权却重的贵官们,而梧桐里住的却都是荀贞自己任命的官员,从这方面来讲,比之梧桐里的“尊贵”,此里当然是更胜一筹。

陈群方才那话,有给徐州脸上贴金的意思,——毕竟如此多的致仕高官聚住荆州,捎带着,刘表的脸面好像以此也就要比荀贞的脸面好看上不少,而那伊籍又岂会不知陈群之意?然双方现下刚刚结为盟好,倒也不好当面责其言非,所以也没说别的什么,附和两句就算。

入到里中,陈群逐家拜访。

里中住的士人,其中有一些是荀氏的故交,也有他陈家的故交,并其中不乏当年陈寔死后,曾去陈家吊唁过的,又有一些是荀贞之前避难荆州时就已见过结识的,而且不乏豫、徐之士,颍川人就有好几个。陈群登门拜访,凡被他拜访之士无不热情相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之最风流》,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之最风流第74章 陈群议定荆州盟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之最风流第74章 陈群议定荆州盟并对三国之最风流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