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徐公明兼备智勇

作品:三国之最风流|作者:赵子曰|分类:游戏|更新:2022-04-08 16:37:48|字数:9030字

——围攻博望的战斗,荀贞亲自前去指挥,是因为比之雉县等地,博望的城池最坚,守军也最多,更重要的是,据报其城中守将不仅有乐就,且还有杨弘、纪灵。

……

雉县、西鄂都在博望的西边。

雉县在博望的西北,西鄂在博望的西南。

攻雉县者是杨奉所部。

杨奉部到雉县已有四日,对雉县已经进行了两次试探性的进攻。

雉县的县城,西边是伏牛山脉的东麓,南临淯水,而在其城东,与鲁阳县当初的守御情况一样,也是有一座城外营,与城内犄角呼应。亦即,最为适合杨奉部展开攻城的区域只有城北。

雉县县城的守将名叫梁纲,是袁术帐下的大将之一,在袁术军中的地位不如张勋、桥蕤,亦略次乐就,但也是高层的将领。其人是汝南人,与袁术同郡。

接到荀贞的檄令后,杨奉召来帐下诸将商议攻城之法。

正如於禁打鲁阳时,想要打得漂亮一样;这次打雉县,是杨奉投降荀贞后的初战,他也想打得漂亮点。待至徐晃等将到后,杨奉虎踞席上,环顾众人,摸着胡须,说道:“车骑军令已达,命我部立即展开对雉县的总攻,要求我等尽快将其攻克!却是这几天攻城,雉县背山依水,城东复有其营壁,攻之委实不易,对於此战,君等都有何良策?”

被召来参加军议的约有十余人,都是杨奉帐下别部司马、都尉、骑都尉、校尉此类的军将。

诸人均是河东人,却也不必担心别人听不懂自己的话,不用说洛阳官话,因乃一时间,帐中闹哄哄起来,尽是河东各县的方言。连着四五人,七嘴八舌地说了几条建议。

或大大咧咧地说“猛攻就是”,或投机取巧地云“我军主力云集,再围个数日,还怕他不降”?

杨奉听了,都不满意。

徐晃未有开口,杨奉知徐晃有谋,便问徐晃,说道:“公明,你怎么不说话?”

徐晃说道:“经过这几日攻城的试探,诚如将军所言,雉县城易守难攻,今如欲速克之,强攻的话,怕不可行,唯有以计取之。”

“何计取之?”

徐晃说道:“将军,末将寻访得知,梁纲其人性急,末将寻思是不是可由此入手,以克胜之?”

早年时,徐晃做过河东郡的郡吏,他家是杨县大姓,少年时代,徐晃是求过学,读过书的,而杨奉帐下的其余诸将,多是轻侠、贼寇出身,故此时坐於诸将中,徐晃虽也身强雄壮,且常年的军旅生活,使他亦肤色粗/黑,然而相衬之下,却居然显出了些儒将气息。

杨奉讶然,说道:“梁纲性急?公明,你从哪儿寻访来的?”

“将军,这几天攻城之余,末将专门找了县外的乡里父老、豪强等,对他们进行询问,便是从他们处,得知了梁纲其人,生性急躁。”

却这几天,没攻城的时候,余下别将各找乐子消遣,徐晃则把县外乡里的父老、豪强请了不少到营中来,向他们询问梁纲和梁纲手下诸将的脾气性格。

梁纲在雉县屯驻已久,他和他帐下诸将的性格如何,包括其城内外的守兵详情,当地的父老、豪强自然知晓,又因梁纲所部往常没少侵害百姓,本地的士民对他和他的部曲早就是深恶痛绝,故而徐晃一问之下,他们丝毫没有隐瞒,一五一十地把他们知道的,尽告与了徐晃。

杨奉恍然,说道:“公明,我说怎么闻报,这几天你帐里进进出出,不少当地士民来往,我还以为你是想弄些油水,却原来你是在做这件事!……好吧,那就算梁纲性急,可要想以此克胜,具体怎么做?”

“将军,此外末将也已探知,城外贼营的守将不仅是梁纲从子,并且梁纲因无子之故,深爱他的这个从子。梁纲既爱其从子,性又急躁,则末将愚见,我部再攻城之时,何不主攻其城外营?末将料之,梁纲到时肯定会出城救援,候其出,我部先败其援,继而顺势攻城,雉县不就可以克取了么?”

杨奉大喜,说道:“好!卿此策甚佳!”

便命诸将,按徐晃此策行之。

当天做好部署,次日展开行动。

徐晃引精卒五百,伏於雉县城到城外营的必经道上。杨奉令别将率部,加上民夫等,做出浩大的声势,佯攻雉县县城;等攻城战打响后,他则自领余下兵马,进攻城东的城外营。

杨奉帐下的兵士,本是白波黄巾军中的部分,他们自中平五年起兵於河东至今,长达近十年间,几乎没有停过战斗,尽为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卒,论及战斗力,那还是相当强的,兼又是在杨奉的亲督之下,这一奋力地打起来,城外营就有些守不住了。

梁纲在城头上眺望见之,霍然醒悟,叫道:“原来攻城是假,杨奉真要打的,是我军的城外营垒!这城外营断不可有失!须即刻往援!”

一将大惊,忙劝阻说道:“将军,千万不可贸然派兵出城!若是中伏,如何是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之最风流》,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之最风流第304章 徐公明兼备智勇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之最风流第304章 徐公明兼备智勇并对三国之最风流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