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往哪走?徐六心底一闪而过的快意,在片刻后冷静了下来。
文叔看出徐六的内心的纠结。
笑道:“往哪走,就不该是你操心的了。你若信得过我们,做下决定就是。当然了,你若想留在省城,我们定然得为你多考虑。只是这人心嘛!哪会是开一下门,就挽得回的。”
徐六自然知道这些。
南城门外的老爷们,哪是他开个门,就会放过他的。
“走!哪怕是做个贱民,我徐六一家,也跟着婶和叔!”
张大海长吁了一口气。
虽然不知道娘要去哪,可能把徐六挣取过来,定然是好事。
不然早早开了南城门,他们张家,就得正面与半个城的人,硬碰硬。
自家老娘打架是把好手,可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不是!
文叔难得的一拍好叫了声“好”。
既然出发点相同,要商议的事,就更好办了。
南城门不仅没开。
供应的吃食,还和从前不一样了。
张大海被打去安排此事。
没想到张大海这照葫芦画的,哪是瓢,明明就是缸。
他接连两日,没有给南城门外提供一水一饭。
城门外的叫喊声,到第三日,已经没有了。
个个都眼巴巴的,瞅着城门。
甚至有人饿得和黄二皮子骂起架来。
说大家被饿都怪黄二皮子惹怒了张家。
为此,两家还动上了手。
黄二皮子家男人少,吃了不小的亏。
若不是有人拉着拦着,黄二皮子够得好好喝上一壶的。
三日后,张大海带着吃食,上了南城门。
“各位老爷,今天我为大伙,带来了吃食。”
各家老爷们激动得不行。
甚至有人举着银锭高喊:“把篮子放下来,甭管吃啥,能给我家吃饱就行。”
然而篮子,并没有像以前那样放下去。
张大海摆着手,提着一只提篮,探出半截身子。
“这里面呢!都是张小厨亲自掌勺,有红烧肉,有两吃鸡,有卤三角(卤的耳朵、蹄子,尾巴),还有清爽的辣白菜,和清炒土豆,和酸菜土豆汤。”
因为里面装的菜品不少,张大海也没全记住。
掀开看了一眼,点着道:“还有泉水豆腐和上好的茶水,一竹筒子饭。各位老爷也别着贵,就这量,一家七八口子,怎么着,也够两顿吃食了。一百两银子一篮。”
底下有人不满道:“张大海,你抢钱呢?”
“就是,以前可没这么贵。”
“瞧瞧,这就是张家,说什么抵御东魏人,现在露出真面目了!是想霸占省城呢吧!”
“呸!这地方,是西栖的地界!是他张家想占就能占的?”
“哎哟!这人一疯起来,啥不敢想?”
“他疯,咱们又不傻!”
张大海不怒反笑道:“哟!各位爷想清楚了,今天这吃食呢。我也没准备多的,就二十份!”
一听就只有二十份,底下人心里暗自发慌。
他们这,一百多号人呢!这说明什么?说明就只有二十户能得到吃的!一半人数不到呢!
大伙都已经两天没吃的了。
万一明天后天,张家又不提供吃的,那不得被饿死?
“我!一百就一百!”黄二皮子,第一个站了出来。
“一百二!”
“一百五!”
“一百八!”
“两百三!”
“三百!”
“三百五!”
“四百!”
黄二皮子两手一叉腰,指着那几个出了价的就骂。
“你们这是干嘛呢?抬什么价?抬什么价?不会轮着买吗?人都说了,一篮子够一天的!我这会儿买了,下午我就不买了!咱不就大伙都有吃的了?”
“哟,黄二爷好算计啊!按着你这说法,还是我们这些加价的人不是了?”
黄二皮子点头:“对!咱们是一伙的!这么抬下去,是要一千两吃一顿饭是吗?”
那人也不虚,乐呵道:“那行啊!您黄二爷晚上买啊!按您说,不都轮得上嘛!”
“那不行!”黄二皮子跳脚。
“喔?您不行,我们就行?”几人鄙视黄二皮子一眼,直接不理会了。
于是,这银子的数啊,就那么一路上飙。
到了一千两,终于没人再吭声了。
吊下来的提篮收了银票,吃食篮子就放了下去。
得到吃食的人家,退到远处,一家人开始狼吞虎咽。
第二个提篮,也卖到了一千两。
第三个也是一千两。
……
直到第十个提篮,还是一千被买走。
底下有人小声说:“咋了这是?都不把自己辛辛苦苦挣的银子,当回事了?一千两,吃两顿?”
“哎哟!您老快别说了,你瞅瞅咱出城这一路。有人劫你的银子吗?说到天上去,那银子也不能吃不是!”
“又不是不能进城了!银子都给张家人刮走!大伙进城当乞丐吗?”
他们出逃时,都知道西栖弃城了。
所以把家里银子,值钱的东西,还有粮食,统统都带出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