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出击,襄阳城方面共计折损两千余人,杀敌保守估计有六七千人以上。
最重要的是,烧毁了敌人大多数粮草,让明军短期内再难组织攻势!
清风徐来,为炎日送上一丝清凉。
众人轻快回城,感受着微风,都觉得心情舒畅。
到襄阳之后,自然是论功行赏,再坐享许久太平。
眼看城门就在眼前,这似乎注定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但好像,杨过每一次遇见的事情,都会有个转折。
襄阳城前,郭靖所率的两万精兵和另外两个副将的三千人马汇合,准备一道进城。
但这时候黄蓉疑惑道:“怎得这许久了,赵统领队伍还未回来?”
旁边一名高手道:“许是他们得到夫人您的消息慢了些,所以没有回程。”
黄蓉心里升起不好的感觉,就在这时候,马蹄声从远处响起。
郭靖和杨过内力最强听力极佳,老早就听到了急促的马蹄声,知道必定有要紧事来报。
他们朝马蹄声响方向迎去,远远看到来人,同时惊呼道:“是大武!”
大武武敦儒刚才被黄蓉安排去传讯,后面一直没有回来,想是留在了某支队伍中。
这时候他这么焦急回来,是因为什么?
郭靖和杨过对视一眼,各叹一口气,都想:千万不要出什么差池。
黄蓉这时候也赶了过来,待大武翻身下马后,急忙问道:“大武,怎么了?”
大武身上插着几根箭矢,鲜血淋漓,但军情为重,三人都来不及接他去治伤,只是关切看着他,等他开口。
大武受伤流血太多,又匆忙奔波过来,喘息许久,才断断续续说道:
“赵统领队伍遭遇明军大部队,被敌人围住,眼见就要全军覆没,我凭借武功突围出来报讯,师父师娘,你们快去...快去救援。”
一口气说完这许多,实在支撑不住,昏了过去。
黄蓉惊疑道:“明军粮草被烧、已是败逃之势,又怎会掉转头来,主动包围赵统领队伍?此事当真蹊跷。”
郭靖道:“大武冒死突围送讯,所说应当不会错。可蓉儿你所说也有道理..蓉儿,你一向有主意,这次咱们该怎么办?”
黄蓉看向已经准备迈步回到襄阳城里的两万精兵,苦笑反问道:“靖哥哥,你觉得,咱们能不能冒险带领这些兵士再回头苦战?”
闻言郭靖、杨过一同看去,见这些士兵体态疲惫,脸上却露出轻松的笑容。
如果这时候对他们说可能还有一场厮杀,他们会是什么反应?
军令如山,他们肯定不敢抗命,但士气之低落可想而知。
郭靖右拳重重击打左掌,发出砰一声巨响后,说道:“蓉儿,你过去传令,让主力军撤回襄阳城!”
黄蓉大事上一向听丈夫的,闻言郑重应道:“是。”返身回去下令。
眼看带出来的襄阳精兵尽数回到了城里,郭靖又朝身边的杨过道:
“过儿,你怕不怕死?”
杨过大概知道郭靖为什么要这么问,答道:“怕是怕的。但郭伯伯你于我有再造之恩,我愿意跟随你一同赴险。”
郭靖本以为杨过回复必是豪言壮语,甚至预料到杨过年轻人说不定贪生怕死,没想到杨过答得这般现实。
不过此时也细究不了这许多,郭靖道:“那我们二人就领一支五百人的轻骑队伍去接应赵统领,顺便看看明军队伍为何还有气力反扑。”
杨过道:“好!”心里想着,以自己和郭靖二人的武功,面对溃退的明军,不管发生什么事,理应可以全身而退。
当下郭靖和杨过和黄蓉说明后,另点了五百精兵良马。
黄蓉在兵马集结之时,悄悄对杨过说道:
“过儿,你郭伯伯他脾气犟,又义薄云天,若是眼见部下遇险,一定不肯独自脱身。
你比你郭伯伯要知道变通,等会若是能接应出赵统领队伍自然极好,可若你们两人反而身陷重围遇难,那可得不偿失...”
杨过懂她的意思,应道:“郭伯母放心,我理会得。襄阳城没了郭伯伯,那可就坚持不了多久...目下什么事情都没有郭伯伯一人的性命重要。
待会我会见机行事,若实在太过危险,总也要让郭伯伯无恙。”
黄蓉知道杨过武功轻功均十分了得,听他这么说,稍微放下心来,竟俯身朝杨过拜去,道:
“过儿,不知怎的,我总有不好的预感,你千万不能让你郭伯伯出事...不然我...”
杨过忙回礼道:“郭伯母放心,郭伯伯他这般武功,天下谁能伤他?还有,我拼了自己性命,也要保他周全。”
黄蓉点点头,又道:“你也勿要逞强,你们都要平安归来。”
此时点兵完毕,郭靖和杨过再度领着五百骑兵回返。
这一路他们没有说话,只在马匹背上闭眼静修,回复真力。
骑兵速度奇快,盏茶功夫就到了襄阳城十里外的荒郊,果然看见前面聚拢了两队人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