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道:“她若出城,襄阳所剩兵力将极少,便是我们全军出击,一举攻破城墙的时候。这女中诸葛,定能算到此后果,按理不会冒险。
问题在于,若是坐视援兵被我们截断,哪怕城外的郭靖无恙逃回了襄阳城,他们也无非是在城内多挨些时日,等死罢了。
因此,此时她已是进退两难。若将我放在她此时处境之下,也想不到什么太好的法子。”
朱圆章点头道:“这么说来,徐达将军使的这个声东击西的计谋,是料定了对方就算看穿,也没有任何法子可以应对。
虽然是计,可又不怕人知道他使了这个计谋,或许可唤做阳谋。”
刘基叹口气,道:“徐将军战无不胜,不是没有理由的。”
朱圆章笑道:“先生你神机妙算,亦从未有漏。”
他的笑容慢慢漾开,直至有些扭曲,“你们在我手下,确实是屈才了。徐将军的战无不胜,总也是些小胜,沉寂北疆这么多年,天下无人知其名。”
刘基当然懂主公的意思,也知道这时候该说些什么,“假若天下是主公您的天下,何愁徐将军、常将军、李将军他们不能扬名?”此话即出,接下来要讨论什么显而易见。
若襄阳城此时被攻下,北朝那位皇帝会趁热打铁,一统华夏江山。
朱圆章羽翼未丰,很可能被卸磨杀驴。
事实上朱圆章早感觉到,那位圣上对他早有猜疑,北疆骑兵刚组建成,即将他调到襄阳,便是不让他拥兵自重,又兼有借襄阳战场消减其亲信部队的意图。
所以,今日无论如何,朱圆章都不会真的把襄阳城给打下来。
但如能以极小代价消耗襄阳城实力,甚至杀了郭靖,他不介意为之,这也是表明姿态,让北朝那位皇帝安心。
所以,徐达、常遇春出兵前,朱圆章早有密令:若时机合适,可将城外的敌军尽数剿灭了。可若是襄阳全军出击,却勿要逞强,立即撤退。
而朱圆章,此时再度穿上了元帅甲胄,指使明军主力,朝襄阳城进发。
样子还是要做的,他想让全天下的人都看看,襄阳这一役,有多么的惨烈。
会有多惨烈?
...
时光有条不紊的朝前推进,步伐优雅得好像嫡传了好多代的正统贵族。
离襄阳那一役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天下间仍在津津乐道着当日发生的事情。
传言总会夸大,并且似乎总是有一位了不得的人物为轴,带动这条故事线。
当然没有人可比郭靖更适合当这位英雄人物,在传言里,他成了真正的”万人敌“,那一天用一双肉掌七进七出于敌人铁骑之中,以一己之力杀溃了明军重骑兵。
他左掌仰天,便召来了东海的龙王三太子,口吐洪水,转瞬淹死了明军几千人。
他右掌击地,就让方圆数十里地面颤抖,出现一道道巨大裂缝,将明军一个个都吞噬进去。
总之,是天神下凡的郭靖,以种种神迹挽救了襄阳城民于水火之中。
这已经几近神话,只是愚昧百姓茶余饭后的信口胡言。
武林中则有另外一种说法,说江湖高手无论如何都难以抗衡军队,郭靖以一敌千,已是极限,杀伤几百,就将难以为继,无论如何不可能一人独斗万人。
但那一天,郭靖确实勇猛,打寒了敌人的胆,振作了襄阳军队的士气。虽然郭靖厉害,可那天襄阳军队能平安撤回城里,靠的还是每一个士兵。
武林中人都传,那一战之后,郭靖突破了武道大宗师的武境,成为武林中又一个超凡境的高手。
郭靖还是武道大宗师时,便不怵超凡高手,如今跻身超凡,恐怕除了少林活佛、武当神仙,再没人能言必胜他,连魔教那位女剑神都未必。
这种说法抽离了神话因素,已不算离谱,但还有第三种说法,试着从战阵谋略层面来分析:
当日襄阳城里的女诸葛黄蓉看出了明军的阴谋,所以不惜放空城池,全军尽出,要和明军于城外决一死战。
虽然明军确实是有人数、兵种上的优势,可奈何襄阳军队士气高宏,视死如归,个个如吃了牛血一般,所以在黄蓉明军只得撤退,就连主帅朱圆章都不得不领军来接应。
第三种说法似乎已接近于真相,甚至,在许多当时在场的人都觉得这就是真相。
那一日,襄阳、福建援军共伤亡两万余人,而明军仅死了七千人,其中许多,还是郭靖和杨过二人杀死的。
也不好说算是谁赢了,因为襄阳城还是得到了最需要的粮草,可以继续苦苦支撑下去,等到明军撤退,或是,下一次的——不知道还有没有下一次了的——支援。
总之,对于襄阳城来说,这一役结果不是太好,幸好不是最差,城里的军民们就这么得过且过着拖延、活下去。
考虑到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得过且过毫无意义的活着,撇开明军隔段时间就要例行攻城造成的压力、撇开明军在襄阳城四周开始挖沟设围要彻底切断襄阳城与外界的联系、撇开明军甚至分出了部分人专门在城外开垦荒地种地屯粮显然做好了长期围困的准备不论,那其实襄阳城此时状况没有太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