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蓉也是极聪明、深通人性弱点的人,此时微微点头,同时在心里思量着怎么利用好这一节,使用离间之计驱虎逐狼,让朱圆章率领的明军不战自退。
郭靖却仍在犹豫,欲言又止。
杨过道:“郭伯伯,此刻襄阳虽然被围,但其实算是稳定了下来,敌人每次攻城,都是死伤惨重收场。
实不相瞒,我也早已萌生了离开襄阳城的念头。按理您对我恩重如山,这话我实在不应当说出口,但是,小子我生性顽劣,不欲再在襄阳城里困顿下去。
小宝既然需要人护送回去,那我正好和他一道离开襄阳城。
日后襄阳如再有倾覆危机,我哪怕在天涯海角,总当立马回来救援——哈,以我现在的脚力,便相隔万里,也花不了几天功夫。”
郭靖没想到杨过竟会主动道别。
他心里将杨过当作自己亲生儿子般,总道杨过学艺有成回来,那么自然而然便和大小武一样,在城里当个带兵的将领,学习打仗的本事,日后一同守城。
所以这会郭靖楞立当场,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
黄蓉却比他更知道杨过性子,心里早猜到了杨过这次只是暂时呆在襄阳城里,待战事缓和后是定要离开的。
她说道:“过儿,你是你妈妈穆念慈,穆姐姐带大的,我和你郭伯伯不敢冒言对你有养育之恩。
当年你没和我们一起住几天,因为你柯公公的原因,靖哥哥便将你送到了终南山去学艺...没教过你什么,也说不上有教导之恩。
你这次回襄阳来,屡屡立下大功,便是封作城中将军,也并不未过;于私来说,反倒你于我和你郭伯伯,有莫大搭救之恩。
如今你既然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我和你郭伯伯,万万没有阻挠你的道理。”
说完,黄蓉看向一脸苦恼的郭靖,柔声道:“靖哥哥,你说是罢?”
郭靖自己是顶天立地为国为民的大侠,对身边亲人的要求也非常严厉。
他对杨过抱有殷切期冀,觉得杨过要在襄阳城里建功立业、乃至日后接他的班,才是最正确不过的事情。
这时候听杨过说想离开襄阳城,以郭靖的价值观来说,那是难以接受的。
但他亦知道黄蓉所说不错,杨过这次出力极大,于公拯襄阳于水火之中,于私救下了他的性命。
如今杨过请辞,非要强留显然不妥。
郭靖长叹一口气,眼神炽热看向杨过,道:“过儿,你再多考虑一下。”
杨过年纪虽轻,可极有主见,恭敬看向郭靖,口中平静道:“过儿已考虑清楚了。”
黄蓉这时候连连给郭靖使眼色,让他勿要多说。
她知道杨过性子独立,不容易被感情绊住,不会轻易被他人说动改变主意,既然已经决定要走,那怎么劝也是无用。
反正如今襄阳确实一时间无虞,而若韦小宝所说是真,朱圆章想必短期内不会和襄阳城起大规模冲突。
杨过刚才已说明,若襄阳再遇险,他仍会不辞万里前来相助,这已是十分难能的承诺了,并且他既然这么说了,肯定不会食言。
以杨过日行何止千里的轻功,不管多远,总能很快赶回来帮忙,其实他在与不在襄阳城里,已无太大分别。
所以黄蓉忙道:“靖哥哥,除了过儿以外,我们城里确是没人有这个本事能将韦香住护送出襄阳——你倒是可以,但你更走不开。
韦香主这次不辞劳苦、不怕危险来援手我们,我们又怎好让他犯险在城内多呆,有过儿护送他回去向陈总舵主复命,这才妥当,否则天下人都要笑话我们不会做人哩。”
郭靖心里还自郁郁,可情知如此,只能握紧了杨过的手,恳切道:
“过儿,江湖之中,一样可以惩恶扬善,为民造福。天可怜见你父母、你杨家先祖,让你学成了这么一身强过你郭伯伯的武功,千万不能误入歧途,走了邪路。”
杨过见他目中含泪,语气情感真挚,联想起这些日和郭靖并肩作战,数次都差点死在一起,不由得也受了感染掉落下泪来,道:
“郭伯伯,孩儿不孝,不能继续在襄阳城祝您一臂之力。他日有机会再来报您的恩情。”
二人相拥叙别,连韦小宝在旁看了,也吸了吸鼻子。
黄蓉亦心里难过,又说道:“过儿,你要不要去和芙儿说一声...你若走了,她一定伤心的紧。”
杨过已坦然和郭靖黄蓉表明了心意,想了想没必要特意再去和郭芙说明,所以道:
“郭伯母,芙妹那头便请您去和她说罢。”
黄蓉点点头,看杨过和韦小宝神情,知道他们马上就要辞别,于是道:
“过儿,韦香主,你们千万保重,在外遇到危险,不要逞强...你们轻功这么好,逃命就是了。”
韦小宝道:“郭夫人这话,深得我心!”
他这话一出,四人都哈哈大笑,笑过之后,杨过和韦小宝回房收拾好行李,施展起神行百变的轻功,出城去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