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北朝圣皇帝听闻了这‘华山论剑’盛典后,提出在悬崖之上搭台比武,能映衬高绝之意。我奉命来此监工,搭建擂台。
公子这般风采,当是非凡人物,届时可来此华山之顶,若有兴致,也可上台与人切磋切磋。”
杨过笑道:“在悬崖上格斗,高绝则高绝矣,就是有些凶险。若是没把握好分寸掉下万丈深渊,可不得了。”
冲虚道长沉默不语,只意味深长笑笑。
他旁边一名僧人道:“便是乡野拳师比武,往往也立下生死状,将安危置之度外。
到时候来华山论武的,可说尽是武道中的至尊人物,当然更加有此觉悟。”
杨过见这人身材瘦弱,眉间隐有阴狠之气与出家人不合,不禁问道:“敢问高僧法号?”
这和尚冷笑一声,道:“在下圆真。公子可并未自报家门。”
杨过一愣,这和尚法号圆真,莫非便是那成昆?
这可不是什么好人,难怪目露煞意。
杨过无意和他冲突,淡淡道:“无名小卒恰巧路过罢了。此高台建成以后,必定十分壮观,天下高手在上面比武,无愧武林盛会。”
说完朝冲虚道长请辞。
冲虚见他没有恶意,便也摆摆手,道:“公子,待筹备妥当后,我们将广发请帖,邀天下高手来华山论剑,到时候见了。”
杨过不再多说,转身离开。心里不由得对华山论剑更有些期待,到时候高手云集,在悬崖峭壁之上比武,的确将是惊险激烈的情景。
下了华山,朝嵩山而去。
不久便来到中途洛阳城外郊野,杨过奔行之时,忽然有人叫道:“小子,停下!”
杨过此时轻功之高可说是举世罕见,若不停下,也没人能挡住他。
但他好奇心起,便依言停下,看是谁在招呼自己。
却见路旁有一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身着一件颜色艳丽的黄袍,显得不伦不类。其人奇丑无比,脸上凹凸不平皮肤干皱,似橘子皮一般。
仅凭外貌杨过尚看不出此人是谁,于是直接问道:“兄台,是你让我停下?有什么事来?”
男子道:“我只是叫你停下,又何必有什么事?难道我非得有什么事,才能让你停下?便算你停下之后,我有事问你,那也是本来我就有事找你,而和我让你停下来无关...”
杨过听他说话夹缠不清,同一个意思重复三遍,并且强词夺理,不由得想起当日在镇江遇见的慕容复家臣,“非也非也”包不同来。
若不是年纪不符,以这人类似的丑陋长相和作风,杨过简直会以为二人是父子。
这人说了一大段,“论证”清楚了让杨过停下来与他有事找杨过没有必然联系之后,总算道:“你有没有见过小尼姑?”
杨过没想到这男子将自己拦下来,是没头没脑问一句见没见过小尼姑,不由得反问道:“这小尼姑怎么称呼?”
男子道:“小尼姑就叫小尼姑,又有什么称呼了...对了,她爹叫不戒和尚,也许她也姓不,叫不小尼姑。”
杨过听了他这话,不由得哭笑不得。
不过听说她爹是不戒和尚,那么他口中的小尼姑,难道便是笑傲世界里的仪琳小尼姑?
既然知道他要找的是仪琳,结合此人痴痴傻傻的样子,杨过猜出了这男子的身份,此时问道:“你另外五个兄弟在哪里?”
男子道:“你...你怎么知道我还有五个兄弟?是了,看来我们桃谷六仙威名远扬,尤其我桃花仙更是声名在外,你这小娃娃只看一眼,就认出了我。”
这人果然是桃谷六仙之一。
杨过心想你这么有辨识度的傻子,倒确实好认。只是本着不欺负弱智的心态,没有说出口。
桃花仙又追问道:“你究竟有没有见到小尼姑?快说!”
杨过并不答他,淡淡道:“你找小尼姑做什么?”
桃花仙怒道:“我先问你的,当然该你先答我。”说着伸手过来,要抓住杨过。
杨过不闪不避,任由他抓着手臂。
这桃花仙天生神力,将杨过手臂箍得什紧。
桃谷六仙擅长将人分尸,虽只桃花仙一人,可若发了蛮性,也能将人一只胳膊扯下。
桃花仙抓紧了杨过,自以为杨过跑不了了,又问道:“快说,你见没见过小尼姑?不然别怪我对你不客气。”
杨过当然不怕他的威胁,但对仪琳这笑傲世界里的温可小尼姑有些关心,所以只道:
“我可不知道你说的小尼姑是谁,你得多讲讲她的事情,让我想想看。”
桃花仙脑子不灵光,他自己称仪琳作小尼姑,只道仪琳真叫小尼姑,而天下所有人听到小尼姑这个词必然都知道他指的是仪琳,这时候听杨过这么问,才省起道:
“是了,你这小子不及我聪明,不给你讲明白些,你总还懵懵懂懂。”
杨过又好气又好笑,明明这傻子不明事理,却倒打一耙。
桃花仙道:“小尼姑年纪比你小几岁,长得美若天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