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找不到王允,蔡邕也行啊!

作品:这个三国很核理|作者:于秋陨S|分类:历史|更新:2021-12-15 01:54:19|字数:7426字

“雒阳……老夫又回来了……”

这句话里面,包含了多少心酸、苦涩、美好、与追忆……

但终究……不为外人道也。

蔡邕还在感叹,追思往昔,目光迷离的时候,却不料下一刻画风突变!

“杀!”

远处一阵喊杀声响起,林夕已率军杀到。

蔡邕:“……”

这是何意?

莫非董公要杀我!

不然这京畿之地,哪来的大队人马?

其实林夕到了雒阳之后,便把麾下校事府将士化整为零,四散各地,如今麾下随他杀来的,不过两百人左右而已。

“我命休矣!”

蔡邕望着这些手持利刃杀来的士卒,不禁仰天长叹一声。

我已年近六十,死则死矣,可昭姬何辜!

或许就不该来这雒阳,平白让昭姬被我连累。

一念及此,蔡邕满含歉意对蔡琰道:“昭姬,是为父害了你啊!”

“父亲何出此言,生死有命而已。不过父亲放心,女儿绝不会辱没了蔡氏门楣。”

说着,蔡琰做出了一个举动。

如果林朝在这,就会发现这个动作无比熟悉。

因为蔡琰和当初的荀采一样,都把头上的簪子罢了下来,对准咽喉,时刻准备自尽守节,与父亲同归黄泉!

下一刻,林夕带人杀到。

可是,他却故意绕过了蔡邕父女,而是杀向了董卓派来监视蔡邕的士卒。

这数十名士卒当然不会是林夕的对手,战斗不过一刻钟就已结束,敌人被聚而歼之,没有放跑哪怕一人。

幸存的蔡邕父女站在战场中央,呆呆地望着满地尸体,脸上满是骇然。

尤其是蔡琰,不知被哪个倒霉蛋喷出的鲜血溅了一脸,却也不敢去擦。

林夕手持长枪四下望了望,见没有了活口,这才放下心来。扭头看了看蔡邕父女,正好看到蔡琰那张红白相间的俏脸。

白是被吓的,红是鲜血染的。

女人真是麻烦!

林夕摇头一叹,便下了马,向蔡邕父女走来。

可他身上满是鲜血,手上长枪还没有放下,这一上前,马上吓得蔡邕父女连连后退。

“你是何人,意欲何为!”

蔡邕振了振精神,大声开口问道。

林夕这才想起,对面这对父女是没上过战场的普通人,难怪会如此惊骇。

想着,林夕一抹脸上的血迹,拱手道:“在下琅琊都尉林子煦,见过蔡议郎。”

见林夕是拱手而不是抱拳,蔡邕便明白他并非纯粹的武夫。而且琅琊都尉可是秩比两千石的武官,非一般人能担任的。

这种人亲自下手,却没有第一时间杀了自己父女,那就证明自己暂时没有性命之危。

此时,沮授终于姗姗来迟。

“子煦,且将这些尸体就地掩埋,连血迹也一起处理了。”沮授开口道。

林夕点了点头,转身指挥士卒干活。

关于杀人灭口这种事,校事府不知干过多少次了,自然得心应手。

沮授说完,伸手向蔡邕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开口笑道:“蔡议郎,可否随某一叙?”

如此情景,蔡邕自然没有拒绝的余地,只得点了点头,随着沮授离开。

蔡琰想要跟上,却被貂蝉、玉蝉两姐妹伸手拦住。

两人缓缓走着,逐渐远离了战场。

蔡邕见沮授一直不言,便开口问道:“敢问阁下,究竟是何方人马?”

闻言,沮授笑道:“广平沮公与,见过蔡议郎。”

“沮公与?”蔡邕皱眉道,“可是曾举冀州茂才的沮公与?”

按照大汉察举制的规则,茂才比孝廉可值钱太多了。整个大汉,一年不过一二十人而已,自然值得被蔡邕记住。

沮授笑道:“区区薄名,居然能被蔡议郎记得,某深感荣幸!”

两人沿河而走,沮授笑得淡然,但蔡邕却心神不宁。

片刻沉默后,蔡邕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沮公与,你为何要带人袭杀官兵?”

“错了,蔡议郎说错了。”沮授摇了摇头,答道,“某杀得不是朝廷官兵,而是尊奉董贼的贼子而已。从贼者,自然该杀。”

听完这句话,蔡邕彻底明白了。

来雒阳之前,蔡邕沿途也听到了一些消息,大致明白了目前天下的局势。

这沮公与口口声声称董卓为贼,必然是关东诸侯的人。

今日之事,明显早有预谋,正是冲着自己来的。

可……关东诸侯,寻某作甚?

这才是蔡邕不理解的地方。

见蔡邕皱眉思索,沮授开口笑道:“蔡议郎可是在想,为何某会找上蔡议郎?”

蔡邕点了点头,没有否认。

“因为要请蔡议郎替某做一件事。”

“何事?”蔡邕不解道。

“诛杀董贼。”

沮授虽声音平淡,但听在蔡邕耳中,无异于一记惊雷。

蔡邕开口道:“沮公与,你莫要胡说八道!董仲颖身为汉臣,如何是贼?再者,某不过一介文人,如何有能力诛杀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这个三国很核理》,方便以后阅读这个三国很核理第二百八十五章 找不到王允,蔡邕也行啊!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这个三国很核理第二百八十五章 找不到王允,蔡邕也行啊!并对这个三国很核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