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兴亡皆是……百姓苦

作品:这个三国很核理|作者:于秋陨S|分类:历史|更新:2022-09-28 14:18:37|字数:4522字

天子及百官世家的存在,正是为了代天牧民,这也是州牧官职最初的由来。

都用上‘牧’这个字了,百姓的地位可想而知。

这跟孟子‘民为贵’的理念,有很大的冲突。

不仅这个时代,甚至后世很多朝代,孟子的这个句话,都成了儒家经典里面被最少提及的理论。

简单来说,这就是必不考题,所以诸葛亮才会迟疑。

见诸葛亮迟疑,林朝没有继续追问,继续开口笑道:“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如果说孟子说的话还不能成为权威,那孔子一定没问题了。

诸葛亮此时城府未深,闻言之后,便不再迟疑,开口反驳道:“老师,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林朝说得是水和舟的理论,本质上还是民为贵的思想。

而诸葛亮反驳林朝的话,用得也是孔子的原话。

这正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关于这句话的解释,历史上也是众说纷纭。

不过林朝还是倾向于最初的版本,那就是孔子并不想让所有人都有参与决策的权利。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少数人往往需要服从大多数人,这就导致真理无法广而行之。

换句话说,凡事都要大家一起商量,得出的结果也未必就是最好的。

林朝的倾向是,选出真正有远见的人,来带领大多数没有见识的人,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不过诸葛亮既然反驳了,林朝也只能笑道:“阿亮,其实这两句话并不冲突。正因民众无知,我等才要引导民意。正因民众容易被裹挟煽动,我等为官者才要政令通达。

但是有一点,你要牢牢记住。

民心如天心,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君权可控,民心不可违!”

喜欢这个三国很核理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这个三国很核理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这个三国很核理》,方便以后阅读这个三国很核理第四百六十二章 兴亡皆是……百姓苦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这个三国很核理第四百六十二章 兴亡皆是……百姓苦并对这个三国很核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