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冯氏倒是颇为不满,便开始向袁术撒娇抱怨,袁术安抚了好一阵之后才终于得以脱身。
但等到袁术离开之后,冯氏却快速收敛了笑容,从怀中掏出了一张薄纸,在上面写了一些符号,随即交给了自己的侍婢带出府。
却说袁术出了府门之后,脸上的笑容就一直没停过。
孙策来投,对于袁术来说的确是大大的喜事。
究其原因,是因为当年讨董会盟时,自己有孙坚在手,可谓是所向披靡,哪怕是董卓的西凉铁骑,也挡不住江东猛虎!
由此,孙坚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袁术心中的白月光,最重要的SSR。
再看孙坚死后,袁术仅有的一次出兵,还是趁着刘备与袁绍大战时出去偷袭,最终却惨败而归。
一时间,袁术更加怀念孙坚了。
江东猛虎若在,何至于此!
有这层记忆滤镜在,再加上袁术本就欣赏孙策的胆略,兴奋也就理所当然。
当然……当初孙坚身死,刘备后来发布的公告中,却始终没提到传国玺的下落,这让袁术心存了一些幻想。
倘若传国玺真在孙伯符手中,自己未必不能……
怀着激动的心情,袁术在别苑中接见了周瑜。
“参见大将军!”
周瑜倒是很会做人,见袁术进来之后,马上拱手行礼道。
听到这个称呼,袁术眼中喜色一闪而过,却又装出一副庄重的模样。
刘玄德,哪怕你如今占据四州,身为三公之首又如何,某才是这天下的大将军,地位仍在你之上!
“公瑾免礼。”
周瑜连忙再行礼道:“多谢大将军!”
入座之后,袁术先是与周瑜寒暄了一番,期间难免提起了当初孙坚之死。
如今孙策派周瑜前来示好,袁术认为自己也有必要笼络一番。
所以袁术当场指天起誓,言孙坚非自己麾下所杀。同时他也委婉得表示孙坚私藏传国玺,乃是大逆不道之举,自己身为当朝大将军,必然要追而讨之,不存在故意致孙坚于死地的私仇。
这一番话,袁术虽然说得真诚,但也在周瑜的意料之中。
于是等袁术说完,周瑜便很配合道:“大将军此言甚是,杀文台将军者,徐州刘备是也,此仇不共戴天!孙将军亦知大将军难处,并未有迁怒之心,不然也不必派在下前来。”
“伯符深明大义,不愧为少年英才!”
周瑜此言一出,袁术当即大喜道。
可接下来,周瑜却话锋一转,将孙策现在遇到的种种难处添油加醋的讲述了一遍,最后更是直接恳求袁术支援兵马粮草,只把听得袁术眉头微皱。
能与孙策修复关系,他自然是欢喜的。只是他的本意是孙策率领麾下来为自己效力,而非自己割肉助他做大。
想着,袁术便叹了口气道:“公瑾,实不相瞒,去岁豫州遭遇大旱蝗灾,如今某军中粮草也是无以为继,怕是不能应伯符所请……但倘若伯符愿来,某纵使麾下无衣无食,也必供养之!”
这明显是推脱之言,周瑜自然看得出来,甚至没有一丝意外。
“大将军容禀。”周瑜笑道,“孙将军乃少年英才,更有乃父之风,假以时日必能成势。如今刘玄德大势已成,必为大将军劲敌。孙将军虽在扬州,但仍遥受大将军号令,更与刘玄德有杀父之仇。
他年大将军若是与徐州开战,孙将军便可率军跨江而过,北击徐州,为大将军建功立业,岂不美哉!
人常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还望大将军三思!”
周瑜这番话挑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将来与你袁术争夺中原之地的,只有刘备一人而已。如今刘备实力强大,你袁术虽四世三公,却也不一定是对手。
在这种情况下,扶持孙策这个跟刘备有杀父之仇的人,岂不是最佳的选择。
尽管周瑜的话很是诱人,但袁术也不傻,手中的钱粮更不会轻易送给自己不能完全掌控的人,所以仍在皱眉思索。
见状,周瑜又是微微一笑道:“大将军,口说无凭,为表诚意,在下临行之前,孙将军特地命在下带来一神物,大将军见后,必然能明白孙将军一片赤诚之心。”
“哦,是何等神物?”
闻言,袁术顿时来了兴趣。
“但请大将军屏退左右,闲杂人等,自是没有资格见此神物。”
见周瑜神神秘秘的,袁术不禁摇头一笑,遂挥手命左右退下。
随后就见到周瑜端出了一个木盒,可就是这个木盒,却让袁术的神情凝重了起来。
因为这木盒的制式,分明是皇宫中才有的规格。
“此物难道是……”
袁术心中已有了猜测,却仍旧抑制不住胸中的激动,甚至脸上的肌肉也跟着颤抖起来。
“大将军何不打开一看?”
周瑜伸手,便将木盒递了过去。
袁术迫不及待的接过,颤抖着的双手打开上面的盖子,里面正是他朝思暮想的传国玉玺!
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