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银,人来了就好,拿什么羊肉”
姚星元一边给王满银倒水,一边说道。
不管是真心的,还是假意的,看到王满银带着东西来,他总得客气一下。
这也算是基本的礼仪。
总不能不闻不问吧。
“一不小心多宰了一只,端午节嘛,吃点羊肉总归是好的”
王满银答非所问,胡乱言语了一句。
反正大家心里有数就行,有些话没必要说的太直白。
“你那个打井队怎么样了,开始运转了吗”
看到王满银,姚星元马上就想到其刚刚接手了一支打井队的事情。
所以就忍不住问道。
这不是利益是否相关的问题。
纯粹是好奇。
他姚星元就是想看看王满银是否有本事经营一支打井队。
毕竟敢接手一支打井队和有没有能力去经营一支打井队又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还行吧,差不多一个星期前刚刚开钻”
王满银没打算瞒着姚星元。
他知道,自己想要正儿八经的获得后者的认可,那就必须尽可能展露实力。
正所谓,只有有本事的人,才配得到别人的认可。
“那就好,真羡慕你这个年纪,有拼劲,也有血气”
姚星元神色颇为感慨。
他嘴上虽这么说,实则真让他回到王满银这个年纪,不见得能表现的多么出色。
归根结底。
不到20岁的打井老板,这种事只可能发生在王满银的身上。
“满银,以你的实力,应该早就在城里买房了吧”
姚星元很健谈,也很热情,不停的招呼王满银品尝茶几上摆放着的一些水果。
只是他突然问了一个很莫名其妙的问题。
“实际上还真的没买”
王满银摇了摇头。
关于在城里买房的事情,他不是没想过,也不是没有实力去搞定。
只是觉得现阶段没必要。
花个三五万随随便便就可以买一座独院。
可买下来以后呢。
放在那里看吗?
就目前来看,他的根基依旧在石河子村,平时在城里可以住砖厂,完全没必要着急买房。
有那个钱还不如投资点其他生意。
至少今年他是这样打算的。
“没有买吗?”
姚星元有些意外,他以为王满银不仅在城里有房,恐怕还不止一处呢。
没成想,这小子压根一处都没买。
不过再一想,倒也是正常,做生意的人,到处都需要用钱,把买房的钱腾出来做投资,也不是不行。
“总感觉咱们b县的房价很快就会迎来一个历史性的增长,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在内,实际上也已经在严肃考虑城内居民住房的修建问题了”
姚星元本是以一副感慨的口吻说出这席话的。
但没想到王满银的神色很意外。
王满银确实没想到,姚星元能够提前意识到b县的房价在不久之后会迎来一个历史性的增长。
因为这只有具备足够的战略眼光,才会有所察觉。
不过话说回来。
作为b县住建局副局长。
姚星元可以通过很多渠道来获取信息,他能有这样的猜测倒也是说得通。
只是他刚才说的后半句话,强烈引起了王满银的“共鸣”。
姚星元刚说政府相关部门正在考虑城内居民住房修建的问题。
这不就是住宅性小区的开发吗?
说的再直白一点。
b县的房地产行业要开始发展了。
所谓房地产开发。
实则就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产物。
亦是特殊时代滋生一批又一批富豪的最快方式之一。
王满银的眼睛转了转。
作为一名重生者。
他当然很清楚房地产这个行业在不久之后到底有多么火爆,到底有多么赚钱。
所以。
从一开始。
他就没打算置身事外。
早在去年腊月接手昊兴砖厂的时候,他就想到了自己将来肯定会投资房地产这个情况。
而他心中的“将来”,实际上指的就是明年开春。
根据前世的记忆。
从2002年,也就是明年后半年开始,b县的房价会出现明显变化,总体呈不断上涨趋势。
一举打破多年的沉闷。
而这,也是他成立鸿远建筑公司的根本原因。
承包工程只是目的之一。
将来自己搞房地产开发才是初衷。
他很清楚搞房地产开发需要哪些硬性条件。
这其中,拥有一支初具规模,稍显成熟的工程队就是前提。
只是关于这一点,他一直没有告诉过任何人。
包括杨大志。
后者一直以为鸿远建筑队存在的意义就是承包工程,给别人打工。
根本没有意识到,这只是他的粮草先行之计。
其实。
对王满银来说。
原本的计划是从今年后半年开始就在城里大肆购买土地,为明年搞房地产开发囤积土地资源。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这段时间刚接手了一个打井队,算是基本上榨干了他所有的资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