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我大明江山万万年

作品:李自成的明末游戏|作者:三院老哥|分类:历史|更新:2021-12-28 17:36:58|字数:4548字

崇祯三年二月二,李自成来到大明。

这位二十五岁的后生才当了一天驿卒就下岗了,那必须再就业呀。

明末这环境太糟心,只有造反还算是一条出路。

扯旗吧!

风风雨雨打拼近三年,李自成在一众反王流贼里崭露头角,建立大顺国,麾下有了两万多人马。

崇祯五年是个分水岭。

十月份,李自成一方面为了解救吕梁山危局,一方面试探着想找个稳固根据地,大顺攻下怀庆府。

接着李自成率领四千轻骑在一个月时间转战千里,击破了明军准备合围过来的几支援军。

那些明军算不上是精锐,但也是大明的一线边军,被李自成打了个稀里哗啦。他们不过如此。

李自成这就有些膨胀了。

他回到怀庆后嚣张的提出:“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

如果走激进路线,“五年成功”未必是一句空话。

就凭李自成新造出来的那些火器,依靠上党源源不断出产的火枪、火炮,以及基本接近了近代化方式训练出来的士兵,这年头各方面都先进了两百年的大顺军去打仗,根本没有一合之敌。

谁能挡得住大顺军?

砸烂一个旧射会容易,建设一个新社会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做好的。

如果大顺军攻掠天下太迅速,他手底下这帮人还没来得及成长就走向高位,那么留给将来的隐患太大。

李自成再厉害也不可能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把大顺国交给一群骄兵悍将落魄书生治理,那可有的酸爽了。

17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其实不管哪个时代都缺人才,不然也不会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等等说法。

话又说回来,十个厉害的将军也抵不过一个出色的正客。

正治是社会关系,经济是社会关系下的商品交流,战争是正治的延续,军事是战争的一种手段。

简单点打个比方说吧——

一个人想办法吃饭,叫生活。

一群人想办法吃饭,叫经济。

而怎么在一群人吃饭的时候制定规则,分配怎么吃饭,或者如何长久的吃饭,谁吃哪种饭,叫正治。

两群人吃饭的时候发现,野地上有一块肉,那这块肉归哪一伙人吃?他们即可以用正治手段,也可以用经济手段去解决。

当然,要是两种方法都解决不了问题,接下来就可以靠打群架解决。

打赢的人就掌握了主动权、选择权,就能吃的更多更好了。

许多问题都是可以正治、经济手段解决的,军事是解决问题的最后办法。

经济也可以看做是正治问题,毕竟都是利益相关。

所以有说法,“战争是正治的延续”。

战争是正治手段而不是正治目的。用武力解决搞出问题的人,意味着一种达到个人或者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手段。

他们最终的本质就是为了分配利益。

庙堂之上动动嘴,下面千军万马跑断腿。

所以,如果动动嘴用正治手段就能解决的问题,自然比跑断腿打个尸山血海划算多了。

比如,烛之武退秦师;比如战国时代的“合纵连横”。

在苏秦和张仪之前,各国基本都是单挑,打不过了叫个人帮忙而已(向列国求救)。

苏秦的“合纵”一成,秦国十几年不敢出函谷关。

直到张仪把三晋拉到了“连横”阵营,秦国才敢去占巴蜀,打楚国。没有张仪,秦国铁定被堵在函谷关出不来,妥妥的等着别人统一天下。

这么说吧,如果把张仪放到后世,那他就相当于是苏连的总里兼外叫部长。

张仪用三寸不烂之舌通过游说、拉拢、分化等方式,成功的离间了英美之间的关系,拆散整个北约。然后一边通过外交恐吓发国和得国,一边又不断地用战争来兼并其他欧洲小国,让苏连的势力穿越东欧和中欧,到达西欧腹地,甚至抵达大西洋,打穿整个欧陆。

如果有这样的人,你觉得他牛不牛币?这样一个人他能顶多少个师?

一个出色的正客绝对强过十个厉害将军带领的千军万马。

正客和军人思维方式不一样。

对于正客来说,今天可以打得你死我活,明天为了利益可以握手言欢,都是相当正常的事情。

军人就不行,敌人就是敌人,要跟他生死相搏,敌人不投降就让他灭亡。

快刀斩乱麻,爽则爽矣,却不如正客们杀人还要诛心的手段获得的利益更大。

当然,军人也得看是那种军事家、战术家还是战略家。

历史上的大部分名将其实都是战术家,这种人往往缺乏全局观,只适合做一些具体的工作,比如带兵打仗冲锋陷阵之类的。

至于战略家,往往同时是高超的正治家。只不过到了这个层次的人,由于不直接参与指挥战斗,一般又不把他当普通军事家了。

就像是独孤求败一生几个阶段中用过的几柄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李自成的明末游戏》,方便以后阅读李自成的明末游戏第173章 我大明江山万万年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李自成的明末游戏第173章 我大明江山万万年并对李自成的明末游戏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