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早加入早受益

作品:李自成的明末游戏|作者:三院老哥|分类:历史|更新:2021-12-28 17:37:01|字数:4832字

李自成用了一天多时间跑了六百多里路,这速度已经相当快了。

所谓“八百里加急”是没有的,那只是说明个“快”,并不是说一天一夜能跑八百里。

历史上最有名的当然属杨贵妃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据说荔枝送到长安时,枝叶上还挂着露珠。描写虽然有些夸张,不过这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朝完善的邮驿设施和高效的快递能力。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当时唐玄宗正在华清宫,两地相隔三千里,6日之内唐玄宗就知道了这一消息,传递速度达到每天500里。

清代是“封建王朝”的集大成者,相应通信时限也达到了历史上最快的速度。在此之前,一个昼夜最多跑400里、500里。()

康熙说:“我朝驿递之设最善,自西边五千余里,九日可到。”

对比一下,左宗棠从老家湖楠出发进京赶考,近三千里路整个过程耗时快3个月了。

所以,在天朝古时候的大部分时间里,就赶路的速度这一点来说,“六百里加急”算是极限了。

而且那还是靠着一个驿站换一匹好马,最后马累死了,人也累残了这种代价换回来的。

驿卒们又不是在高速路上奔驰,途中要绕山过河,能跑六百里已经很厉害了。

而且能用到“六百里加急”递送的公文都是发生了天大的事情,多少年都遇不到一回。平时一般性的公文不可能使用“六百里加急”。

比如乾隆三十六年,贵州巡抚以“六百里加急”奏报尊旨意加派兵丁入川,像此等事因无迫切性,事后受到了乾隆皇帝的呵斥,可见用之谨慎。

至于“八百里加急”,清中后期倒是出现过类似的字眼,那更多只是用来形容相关消息紧迫。

实际上以当时的客观条件,根本不可能跑出“八百里”的速度。

再者单人独马轻装跑,和成百上千人结队全副武装的跑,两者速度又差远了。

所以,李自成这次带队狂奔六百多里简直是个奇迹。而且他手下的三百四十人无一掉队。

只是跑废了不少马,人也快遭不住了。

今晚必须在郭村镇好好歇一下。

郭村镇九成九的地皮都被商丘各巨绅瓜分了,自耕农仅剩下一支独苗。

秀才李上林因为有功名在身,家里那五十多亩田勉强保住了。不过近年来侯家一直想买他的田。

价格嘛,自然只有市价的五成。

李上林肯定不愿意,但是很快就顶不住压力了。

他的田逐渐被侯家的田包围在了中间。人家说了,你要是不乖乖卖地,以后也别想进去耕种,否则踩坏侯老爷家的田怎么办?

小李痛哭流涕,可有什么办法呢?胳膊拧不过达腿。

他倒是也结交了几个朋友,附近的陈明盛、田作泽、谢石臼、叶元澍等等,不过对方情况都和李秀才差不多,算是穷酸。他们哪里能和巨绅相抗衡?根本帮不上什么忙。

李上林实在顶不住了,今早不得不在文书上按下了手印。

然后胡逸到了。

这支八十五人的精锐队伍敢去冲击三千个明兵,何论一个小镇子。眨眼就拿下了。

只是当地的大顺驿站得到消息太晚,时间太紧,没筹到几匹马。

粮草倒是不缺,镇里有四五家大土豪的庄子,进去拿就行了。

秀才李上林一开始也以为是土匪来了,有些害怕,等他看到对方进了侯大户的庄头家里又开心起来。

“杀光、烧光、抢光,打死他个龟孙儿!”

胡逸当然没有烧杀抢,只是找到大户家里谈了谈心,喝了杯茶,粮草马匹就到手了。

李秀才很失望。不过他看这队“土匪”并不骚扰地方,多少又松了口气。

紧接着李自成就来了。

本来按原定计划,其他骑队要一直护送大统领到何南境内的最后一站永城县。商丘这边要由辛思忠把守。

不过大统领追的太紧,他们实在跑不动了。所以李自成不得不改了计划,干脆让老辛留在开封附近发财,顺便给怀庆带回去点粮食。

从商丘这里开始,就只剩下李自成的四支警卫队了。

胡逸那八十来人当然看守不住商丘城,不过前后驿站都已经被破坏掉了。多少能拖延一下各衙门的反应时间。

何况以如今大明驿站的拉胯程度,别对它有多大指望。

归德府衙门能在三四天内得知大顺军过路的消息就不错了,等他们研究研究调查调查再上报开封……也可能根本不会上报。

管他呢。

李自成一进郭村镇,刚安稳下来的乡民们再次骚动,大街上哭爹喊娘的又乱了起来。

等到他们看清楚这一队旗帜和前面一队相同,情绪这才又稳定下来。

秀才李上林多少有点见识,这时也想起来了,“他们难道是攻破怀庆府城,枪毙了郑王爷的大顺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李自成的明末游戏》,方便以后阅读李自成的明末游戏第212章 早加入早受益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李自成的明末游戏第212章 早加入早受益并对李自成的明末游戏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