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集思广益大海捞针

作品:平城警事|作者:萧谕|分类:悬疑|更新:2021-12-19 16:37:22|字数:6346字

董亮接着进行汇报,谈到当时专案组成员对案件的判断。

当时,一部分同志认为,是外来流窜人员作案,作案后已经离开了我市。

另一部分同志认为,是本地人作案,因为嫌疑人对多条道路很熟悉,另外应该有盗窃前科。

但案子至今未破,所有这些只是个猜测。

第二起案件发生在去年的五月三日,凌晨六点十分,平北区百货大楼发生火灾,灭火后发现,两名更夫死在值班的屋里,均系被人用枪射杀,在值班室的地面上,发现两枚“五四”手枪子弹的弹壳。

百货大楼的职工经过清点,发现丢失了各种手表七十三块,加上火灾造成的损失,超过了三十万元。

这起案件的现场,由于火灾的破坏,加上救火时人员的踩踏,没有提取到有价值的痕迹物证。

现场发现的两枚弹壳,经过厅里枪弹专家的分析检测,与李建华被抢走的“五四”手枪发射出去的弹壳弹道、底火痕迹进行了比对,是同一支枪发射出来的。

我们已经把这两起案件并案侦查,但是始终没有什么进展,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从第二起案件来看,犯罪嫌疑人是本地人的可能性很大,推翻了以前是流窜作案的分析。

董亮汇报完情况,羞愧的低下了头,平北分局的与会人员也都垂下了头,包括局长卢建明在内,脸上火辣辣的,觉得很丢人。

坐在主位上赵国峰表情轻松,拿起手边的香烟盒给卢建明甩了过去:“都给我抬起头来,案子嘛,哪有那么容易搞下来的,要说责任,我这个抓刑侦的副局长最大,和你们没有关系。”

他示意卢建明把烟散给大家,对着众人说道:“现在不是追查责任,是让你们集思广益,拿出破案的点子来。”

“王宇,你有什么想法接着说。”

王宇说道:“我提到平北发生的这两起案件没有其他意思,只是觉得今天发生的这起案件,与平北的这两起案件有相似之处。”

他分析道:“第一,犯罪嫌疑人都有盗窃行为,被发现后疯狂反扑,不计后果。”

“第二,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类似,身体强壮,行动敏捷,体力很好。”

“第三,犯罪嫌疑人手里有枪,前两起案件已经通过枪弹比对并案,今天这起案子中,罪犯使用的手枪也是‘五四’枪,虽然枪弹比对的结果还没有出来,我个人有种直觉,三起案子的犯罪嫌疑人是一个人。”

王宇说完,赵国峰让吴法医讲一下技术方面现在得到的情况。

吴法医首先肯定了王宇的看法,他介绍说,今天这起案件和李建华佩枪被抢的案件,现场都提取到了犯罪嫌疑人完整的脚印。

经过比对,其步伐特征、压力面、起落脚形成的扣痕等特点非常一致,基本可以肯定是同一人所留。

根据目击者的描述,结合脚印足长判断,犯罪嫌疑人穿39码或是40码的鞋,身高一米六三至一米六八之间,年龄二十至二十五六岁左右,体格强壮、身手敏捷,胆子大,下手狠,心理素质很好。

这个罪犯都是在实施盗窃被发现追击的过程中进行反抗,其目的在于盗窃,不在开枪杀人上。

据此判断,这个嫌疑人应该是本地人,是个盗窃的惯犯,可能没有被打击处理过。

犯罪嫌疑人在我市可能有固定的住处,且是单身居住,便于藏匿盗窃来的财物和抢来的枪支,有隐蔽的身份或伪装。

最后吴法医说“这些是根据一些容易看到的情况做出的分析,详细的结论还在进行分析研究,尽快提供给大家。”

赵国峰做了总结发言,要求各单位回去后把能做的工作先搞起来,明天有关专家过来研究后,再安排具体的工作。

散了会已经是凌晨两点半多,重案队四人加上马志,习惯性的来了市医院门前路边的馄饨摊上,要了几碗馄饨加荷包蛋,又议论了一阵案子,吃喝完毕,各自回去休息了。

接下来几天,各路专家汇集到平城,对“4.17枪杀案”、“5.03枪杀、盗窃、纵火案”的现场进行了复勘复查工作。

经过专家组的分析论证,给上述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做出以下刻画:

一,上述三起案件可认定为同一犯罪嫌疑人所为,建议并案侦查。

二,从犯罪嫌疑人口音、对地形的熟悉程度判断,就是平城本地人。

三,犯罪嫌疑人是年龄二十至二十七岁左右的男青年,肩膀较宽,身体强壮,方圆脸,身高一米六五左右,最高不超过一米七十。

四,犯罪嫌疑人穿39~40码的鞋,从提取到的足迹痕迹分析,有一双“白帆”牌运动鞋。

五,据目击者描述,犯罪嫌疑人有黑色皮壳剪绒棉帽,曾经穿过军绿色、警服蓝色的服装、蓝色涤卡中山装上衣。

六,有手枪枪弹、弹夹来源。

七,在“4.17案”中,犯罪嫌疑人面部被群众用砖头打伤出了血,十五日内,脸上有新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平城警事》,方便以后阅读平城警事第60章 集思广益大海捞针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平城警事第60章 集思广益大海捞针并对平城警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