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一次卓有成效的救灾

作品:大明1593|作者:牛腩炖西红柿|分类:历史|更新:2021-12-21 07:16:10|字数:4286字

有一点可以肯定,齐武阳并不是很理解星辰大海的尽头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向萧默投去羡慕的目光。

“对了,默哥儿,还有这么个事儿。去年山东,江苏,河南因为洪涝灾害颗粒无收,其中尤以河南的灾情最为严重。刑科给事中杨东明上书《饥民图》,陛下甚为重视,已经命大理寺丞钟化民为特使,前往河南救灾。”

萧默沉思了片刻说:“我家庄子去年收了多少红薯?”

齐武阳说:“一千四五百万斤还是有的,我听刘管事说过那么一嘴。”

还是有些少啊!萧默对万历二十二年这场天灾还是有印象的,有人称其为明朝最后一次卓有成效的救灾。

而这场天灾受灾人群据说超过四千万。

当时看的时候萧默都笑了。统共明朝也就五六千万人,你就河南,江苏,山东一带受灾,怎么就整出四千万人?

难道全国人民都跑去那儿受灾去了?

直到后来他知道了瞒报这种东西。

一边瞒报,一边夸大,数字就是这么出来的。

全救,萧默没那本事。但是救一部分,或许说借此机会将红薯推广开来还是很有搞头的。

萧默问道:“现在萧家庄是谁在管着?”

齐武阳说:“好像是刘管事家的一个远房侄子,之前也在庄子上干活。具体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还得问刘管事。”

没多大会儿功夫,刘管事被叫来,简单的说了一下情况,刘管事回道:“公子,现在管庄子的确实是小人家的远房侄子。这次来之前老爷还让问您呢,说是这红薯怎么处理。”

萧默说:“这样,一会儿向家里飞鸽传书,将这红薯分为三部分,一部分走海路,从广州府到山东,另外两路走运河,一路送往河南,一路送往江苏。”

刘管事说:“公子,虽然小老儿我不接触海运,但是还是知道一些,现在走海路不是不可以走,但是估计会很麻烦。

还有就是因为大灾,整个大明都在向灾区调集物资,估计运力会非常紧张。”

刘管事说的有道理,而且这事儿萧默确实也解决不了。

他解决不了不见的别人解决不了。

“田海林不是还在广州府呢吗?让他,陈矩,杨林汉和我爹去想办法去。放出话去,谁胆敢在这件事儿上找我的事儿,等老子腾出手来必定灭他满门,杀他全家。

要是这还不行,就让杨汉林将红薯混在他的官方赈灾物资里边,发往灾区。

总而言之,红薯必须发出去!定价嘛,就按照一斤两文钱或者三文钱,具体看运输费用怎么样。”

虽然都知道萧默不要碧莲,但是好像这次格外的不要,有超级加倍不要碧莲的意思。

不过好歹也算是个法子。

刘管事领命而去,齐武阳又聊了几句便以军务繁忙告退了。

也确实忙,刚刚成立新军,诸事繁多。

也就萧默不忙,把能忙的事儿都给推下去了。

齐武阳刚走,郝芣苢就适时的出现了。重新上了一套茶具,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说:“你真的想打安南?”

萧默疑惑的看着郝芣苢,说:“怎么会有这么一问呢?”

郝芣苢说:“别人又不都是傻子,你现在大力扩军,加上原本的海南卫的人,手里边差不多有四千人了。守卫这么一个鸟不拉屎的琼州府,用不了那么多人吧?”

萧默笑道:“那你怎么不把李大刚的那几千人也算上?那样的话我就有上万人了。”

郝芣苢脸色一变,说:“我没跟你说笑。你说的山水山我去看过了,那里确实有人。”

萧默点了点头,他不奇怪,他之前确实派过一批人去那里。

郝芣苢继续说:“但是那里的人不是大明人,而是倭国人,他们在那里贩卖火绳枪,子母炮这类东西,你明白吗?”

茶杯停在了萧默的嘴边,随即笑呵呵地放下茶杯,说:“这又能证明什么呢?”

郝芣苢说:“证明什么?证明你派往山水山的人都已经死完了!要不然你不可能到现在都没有收到消息!”

萧默淡定的说:“我没有往山水山派过人!”

郝芣苢说:“萧默,这就是最大的谎言。你近期新到的那批军火是从哪儿来的?”

萧默说:“下边的人办的,我也不是很清楚,或许是换了交易地点也不一定。”

郝芣苢说:“萧默,你觉得我是那么好骗的人吗?我以后可是要嫁给你的人,难道咱俩之间连这么点儿信任都没有吗?”

郝芣苢都这么说了,萧默索性也就摊开了说:“别的事儿我都可以告诉你,但是这件事儿不行。”

停顿了一下,抬起头仔细地观察着郝芣苢的表情变化。

“你是不是把这件事儿告诉别人了?”

山水山的事儿萧默只跟郝芣苢说过。

郝芣苢摇了摇头说:“这件事儿是这两天才传回来的情报,所以没有往上报。但是山水山的事儿朝廷肯定是知道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1593》,方便以后阅读大明1593第148章 一次卓有成效的救灾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1593第148章 一次卓有成效的救灾并对大明1593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