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再提旧案

作品:大明之最强皇孙|作者:造梦师|分类:历史|更新:2021-12-31 11:10:19|字数:5170字

王福也不推辞,口中道谢,堂而皇之地收了钱财。

他又说:“殿下,小的既然敢泄露这种秘密给太子妃,殿下也该完全相信我,日后若有需要,小的也会在所不辞。”

“那就好。”

朱允熙没有直接表态,王福这人既然能得母妃的信任,又敢冒着杀头的罪告密,忠诚度是没问题的。

但他能派上什么用场,还未必,现在自己不宜表现得太过张扬,所以也不敢真的叫他去做什么事。

而且奉天殿的事,远没有眼下皇太孙府里的重要。

自己派遣姚广孝去当卧底,万一他反水怎么办?

朱允熙的担忧有些多余,几天之后,他再次被召见进宫,而且传话的太监明说,这次是要文武群臣、皇亲国戚都参加。

奉天殿里,已经站满了人。

“殿下安好?”

“三皇孙,有礼了!”

“……”

打招呼的声音此起彼伏,朱允熙都是笑着敷衍过去,想了下也不知站哪好,干脆就随便找了个位子。

此时旁边一个高壮的老者便笑着说:“殿下,这可不是你站的地方。”

朱允熙看他穿着,知其地位不低,可又想不起是谁,就说:“朝堂是议论国事为重,皇爷爷在乎的是结果,不是礼仪尊卑,只要言之得当,又何必分什么上下左右那些乱七八糟的?”

老者哈哈大笑,道:“果然是江山代有能人出,那殿下就屈尊站我旁边吧,我天德也好沾沾光!”

天德?

朱允熙还没多想,朱元璋便被太监搀扶着上殿了。

这位洪武皇帝,戎马一生,终于也不得不向命运低头了。

皇城之内早已是暗流涌动,大家都在猜测,下一位天子会是谁,也都偷偷押下了自己的赌注。

胜,则一步通天。

败,则万劫不复。

尽管皇太孙朱允炆的可能性最大,但谁也不敢保证到时会出什么意外,毕竟各个王朝皇位更迭都是最危险的时候。

朱元璋似乎看穿了众人的心思,第一句就是:“怎么了,咱还没死呐,就想着要怎么巴结下个皇帝了?”

这话直接吓得在场众人都跪倒在地,唯有少数几人不为所动,想必是他们心里完全没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才丝毫不惧。

朱允熙旁边的老者也是如此,他只是微微一笑,眼神中尽是坦荡之色。

“你们这一个个的,别以为咱不知道你们的那些龌龊心思,有咱压着,你们没办法享受高官厚禄,就等着蛊惑咱的儿孙呢!”

“咱告诉你们,这不可能,咱的儿孙,必然也是明君、仁君,绝不会和你们同流合污!”

朱元璋骂得上头,竟然没有一个人敢吱声。

历史上也就是他才能做到这样,换做其他皇帝,早就被文臣对喷到抑郁了。

过了好久,朱元璋才算出完这口恶气,说出今天开会是要干什么。

“胡惟庸。”

听到这三个字,刚才被吓得跪倒在地的人又开始瑟瑟发抖了。

就连朱允熙也感觉到身旁的老者有了一丝慌乱。

毕竟胡惟庸案牵扯太大,前后共死了三万余人,说是华夏历史上最为惨烈的案件都不过分。

朱元璋轻轻拍了拍龙椅,用着和刚才完全不同的平缓语气:“咱昨天看了一个折子,这折子也没有署名,不知是怎么混进来的,上面的内容就不多说了,反正意思就是想要朝廷重新审理胡惟庸案。”

群臣和皇亲国戚们闻言,不由得面面相觑。

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还敢提胡惟庸,想为他平反,想找死吗?

而皇帝看的奏折,也不是那么好就能夹带私货的,必须经过中书舍人一层层筛选后才呈交上去。

否则全国各地那么多官员,若是什么内容的奏折都要皇帝来看,那怕是人都得累死。

当然,这种程序操作,有利有弊。

好处是能极大地提高皇帝工作效率,免得去看一些乱七八糟、重复的奏折。

弊端就是有些真正需要皇帝审阅考量的奏折会被屏蔽掉,比如弹劾某些官员,或者是某地有紧急灾情、军情的,恐会被有心人利用。

所以中书舍人这个职位,品级不高,实际上却有很玄妙的权力。

朱元璋这话,矛头就直接指向了现在的中书舍人,胡惟庸案结案后,他曾经严令不许再提此事,现在居然有一份奏折堂而皇之地出现在龙案上,他怎能不怒?

熟悉朱元璋的人都知道,他真正想杀人之时,反倒不会像之前骂人时那样暴躁,而是表面上很平静,然后突然以雷霆之势出手!

“圣人可是怀疑我们中书舍人出了岔子?”一名老者缓步走出。

朱允熙的记忆中对他有些印象,好像是自家的一个什么亲戚,隔得很远那种。

朱元璋没说话,但意思就是,问题不出在中书舍人那,还能是哪?

老者叹了口气,道:“既是如此,那我等自当认罪。”

“来人,给我拿下!”朱元璋身边的太监高呼一声,便有士兵冲入了大殿之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之最强皇孙》,方便以后阅读大明之最强皇孙第21章 再提旧案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之最强皇孙第21章 再提旧案并对大明之最强皇孙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