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关紧要的废话已经说太多了,现在开始讲正题。”江白安摇了摇头,然后向着昭阳看来。
那刻意的神情,似乎在提醒昭阳仔细聆听,以后就该是他做决定了。
随后,江白安侧身在后方的操作台上点按了几下。
指挥室正前方的展开了立体投影,几人默契地后退以免遮挡画面。蓝色的光晕组成了不同星体的半透明虚像,似乎是太阳系的缩小版模型。
“先从我们现在的处境开始讲起吧。岁月号刚刚离开的ML2号太空城,因为和我们现在的处境没什么关联,就不赘述了。它所处在的位置是太阳与火星的拉格朗日点L2,大约是火星轨道外侧110万公里处。”
随后,江白安在控制面板上操作起来,下一秒,指挥室正面与左右两侧的墙壁化为巨大的荧幕,显示出了外部取景器所采集的影像。空旷的宇宙与缥缈的星光瞬间将几人环绕,犹如在室内展开了天窗。
几人不禁惊呼,现在的场面像极了过去在科幻电影中的所见。
“现在,岁月号正处于自动巡航模式,通过寒Syteam.进行航行控制,暂且是向着远离火星的方向在行驶。”
向远方看去,现在的距离已经看不见离开的太空城了,画面的一角,红褐色的行星大半笼罩着在混沌的深暗之中,仔细凝视,能看见其表面起伏凹凸的密集撞击坑。红砂簌簌游走于稀薄的大气中,地表那道横贯四千公里的伤痕,至今仍在渗出蓝黑色的阴影,南极的冰盖在阳光下勾勒的轮廓泛起幽蓝。
画面的另一角,残旧的青铜色不规则卫星缓慢地划过,死在了这片褪色天鹅绒般的夜幕之下。
“那个是火星……小的那个,是火卫二吗?”
“别把注意力放在无关的东西上。”江白安冷冷说道,又低下头看向平板上的文件,“现在的形式并不算乐观,根据岁月号的资料库记载,火星轨道还存在其他太空城,卫星和火星表面也存在机器人的基地,可以预料,它们不久后就会对我们展开追击,而且多半是从多方位来袭,数倍于我们的舰队。所以,我们要尽快进入飞往地球的远距离航行。”
立体投影上显示出一条以虚线标示的曲线,从火星向后延伸,绕了一大圈后,指向围绕太阳第三颗行星的轨道。
“这就是预定的航线,以现在的位置为起点,终点是地球的同步轨道,赤道上方3.6万公里处。按这个路线,到达地球大概会花一个月左右。而且,在此期间主推进器和动力室不能受到损伤,岁月号没有配备逃生舱,万一出了什么意外,恐怕就再也无法到达地球了。”
“要一个月时间?”昭阳吃了一惊,这个时间跨度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期,“这可是2121年的科技哎!而且我记得……好像在咱们的那个时代,好像就有3、4个月就能登上火星的航天计划了吧?以现在的科技水平居然还有花一个月这么久吗?”
“你是说SpaceX的星舰(Starship)吗?但那只是实验性的技术,还没有通过测试,而且登陆火星的计划也还只是理论方面,技术层面还亟待优化。不过确如你所说,岁月号使用的磁约束氘-氦3聚变引擎,比冲要远远高于星舰的液氧甲烷燃料推进方式,理应更快到达地球,但现实情况对我们而言可谓极其不利。”
“虽然我没怎么听懂……大约是有多不利呢?”杨耐向他提问。
“很不巧,现在是2121年的八月下旬,火星处于轨道的远日点,而地球则处在太阳的另一端,也就是说,现在是两者之间的距离最长的情况。具体的数据,大概是2.49亿公里+ 1.5亿公里+ 110万公里……差不多3.97亿公里。”
大约四亿公里,这个级别的距离,昭阳心里已经没什么概念了,大概只能知道是一段非常遥远的距离。
“若是不考虑其他因素,直接以最短的航线行驶,倒是能更快到达地球,但眼下的情况是我们只能选择绕远路。”
江白安在面板上进行操作,立体投影放大,出现了另一条比较短的线路,同时在火星附近出现了几个箭头。
“由于位置的关系,选择最短的路线,就要途径火星附近。别忘了火星附近还有其他太空城和火星地表的基地,那样与机器人的追兵会正面撞上,以岁月号的性能肯定会落败,所以必须选择反方向迂回,这样才能避免陷入包围。这样一来,距离就会被再度拉长,而且,也只能延缓被追兵追上的时间,最终还是避免不了战斗。一个月的时间,是考虑到以上种种,据我判断能够到达地球的最快时间了。”
“你还真是……什么都懂啊。”昭阳忍不住说道。
“大部分是临时学习的,毕竟物理学不是我主修的领域。”江白安看着平板上的文字,“大部分资料是从岁月号的资料库中了解到的,也向艾斯埃福请教了很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