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屠夫的媳妇一双吊角眼看着就是泼妇相,她看到小儿子被打嗷的一嗓子就冲着王昭抓了上去。
青桃第一时间出来,直接将王屠夫的媳妇给制止住。
王屠夫要动手,可被王昭不费吹灰之力就给踹开。
这下王家的小子们一窝蜂的全上,王昭轻轻松松将王家男丁统统打倒。
王喜荣也就是王屠夫有秀才功名的大儿子,看着事情不对,这才站出来。
“够了,我父亲不过是替村民说了几句公道话你们就怀恨在心故意找茬打人是何居心?”
玉晟皱眉,这就是王家那个等着考举人的秀才公。
这说话先将村民拉下来,然后将自己放在道德志高点上来攻击他们家,如此村民愚钝跟着起哄逼迫他们难堪。
虽然是好主意,不过用错了人身上。
玉晟不接他说她们一家找茬打人的话,而是先跟村民说话分散矛盾。
“各位村民说拿回粮食我是不是同意了?”
众村民刚刚还因为王喜荣说的话而讨厌王老三一家,现在听王老三如此说顿时都点点头。
玉晟又道:“各位说补给给我家十几日的粗粮我是不是同意了?”
众村民同样点头:“是。”
玉晟笑了:“既然如此,那我家又何必再因为王屠夫的几句话而找茬,如果我们家觉得吃亏大可以用细粮跟粗粮的差价也兑换,你们说这样难道不公平?”
村民纷纷不说话了,这是公平可是他们宁愿吃粗粮这样能吃的久一点,细粮虽然好吃可是太少不够吃。
王里正赶紧让大儿子去给大家伙发粮,村民一听发粮了,生怕王老三家返回纷纷过去拿回自家粮食。
幸好玉晟就怕路上出现这种类似的情况懒得扯皮,于是就在每家粮袋里都做了记号。
如此,大家拿回粮食的速度也快,当时是自己按的手印而且粮食袋子有标记想扯皮都没有机会。
这边玉晟看向王喜荣道:“不知王秀才是真的没弄清楚情况是你弟弟打人在先,还是看到了故意装作没看到。”
王喜荣见自己想拉着村民一起发难的计划轻松被王老三给解决,心想这常年在外奔跑做生意的脑子就是比村里人灵光。
好汉不吃眼前亏的这个道理他懂,打是打不过,只能到了海南他想办法收拾他们一家。
于是做了一个书生礼道:“小生来的晚不知具体情况,现在王三叔说了才知,小弟不懂事得罪了。”
王屠夫的媳妇当时就站起来:“大儿我们难道就白被打了?”
王喜荣直接劝自己父母别闹,他们家人明显打不过,如此显而易见吃亏。
这边老王头的媳妇孙氏不用做大家伙的饭,跟她一起做饭的几个婆子也回自己家了。
她就凑到王婆子面前问:“大姐,这饭还做么?”
王婆子给了弟妹孙氏一个白眼:“你们家跟里正家不吃饭啊?为啥不做?”
这会就听到里正媳妇道:“孙氏你在那磨蹭啥呢,赶紧淘米下锅。”
孙氏心里一喜,这一下子不做那么多村里人的饭,那精细粮食再吃个十来天不成问题。
王婆子继续做主子一家的小灶,就算是村里人搭伙吃的时候主子一家也是单独吃的。
大半夜大家都吃完饭休息了,女人睡帐篷男人是睡在牛车上的。
可是就有那么一伙人大半夜的不睡觉,聚集在一起搞小动作。
只见此刻王屠夫家里休息的地方围了一圈人,村民都围到他们家来了。
只听王喜荣道:“一路海南路途遥远,虽然海南政策好可大家伙就没有想想那边为何能接纳我们几十万灾民?”
有一个村民道:“听说其他藩王地盘也在征收灾民,不过他们那边没有高产农作物。”
王喜荣摇头:“你们想想我们几十万的灾民聚集在一起那时何等的多?光每日的耗粮都不计其数,更别说分田分房。
先不说各个地方本来的土地有原主民更重,我们这些外来的要去跟人家抢食人家会愿意?供出自己的田不说还要供出自己房子。”
众村民一听也是,这下纷纷都慌张了。
王屠夫也觉得不对了,看向儿子道:“如果朝廷分派每个未受灾的地区接纳一些灾民如此分散才算正常。”
王秀才点头道:“父亲说的对现在的情况就是,朝廷没有下令给我们这几十万灾民一个说法,各地方藩王纷纷收人朝廷不管,可灾民为何纷纷奔赴海南没人去其他藩王领地?”
众村民听傻了,他们实在是不懂啊!
王秀才解释:“征兵,只有吃军粮人家才愿意接纳我们这些灾民。”
这话一出,众村民都被吓到了。
王秀才又道:“你们想象百年来灾民年出乱象,乱年出英雄,从古至今那些登上皇位的开创者是如何打下江山的。”
众村民就算没有什么文化也想起一个字,那就是乱。
要么天灾人祸朝廷治理不力导致暴民横生,各地藩王就有了攻打的理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