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语气渐渐冷了起来:“你不怕犯了忌讳吗?”
对于李世民的诘问,罗云生面无惧色的看向他,“那是西北已经危在旦夕,臣手下实力有限,与其浪费时间和精力去监视他们,还不如让他们为大唐所用。臣既为大唐之臣,当务之首要者,先保住西北为上,为了保住它,臣不惜一切手段,只要臣问心无愧,任何法子臣都愿意一试,若陛下觉得臣犯了忌讳,臣请治罪。”
李世民紧紧盯着他,许久,终于展颜一笑:“不错,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若凡事被框条所禁锢,终究只是个庸碌无为的蠢货,那支联军用得好,这件事你没做错。”
罗云生笑了笑,坦陈此事以前,他便猜到李世民不会加罪,否则他便不会开口了,只是说这件事也要看人,若换了崔雄来说,此时恐怕已被打进了大理寺,事情虽是同样的事情,说的人不同,结果也大相径庭,简单的说,罗云生和崔雄二人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没有可比性,崔雄属于后娘养的那种。
罗云生想了想,道:“多谢陛下宽宏,西北守住了,但臣许诺拓跋木奇的一些事情,还请陛下开恩照准。”
李世民沉吟了片刻,点头说道:“朕不会让你失信于人,朕已经命侯君集代替你,经营西域,待西域彻底稳定之后,朕会在陇右道旁边儿设置安西都护府,所以朕明日便会下旨,可将拓跋木奇所部尽数迁往庭州以北的草原,朕允其建牙帐,放牧,繁衍族群,并封安远将军,赐金银粮食生铁和牛羊若干,由安西都护府都督节制,明年上元节,赐其进长安朝贺。”
罗云生拜道:“臣代拓跋木奇谢陛下隆恩。”
李世民笑道:“你也不必代他谢朕,西域平定后,大唐之威名远迈万里之外,对邻国和异族,亦不可一贯施以威吓,日后也需怀柔温抚,将来无论大唐还是域外,但凡尊我大唐为宗主者,皆视之为朕的子民,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历代帝王做不到的事情,朕,可以做到!”
走出宫门时,已近日落时分。
罗云生眯着眼看了看血红的夕阳,轻叹一口气。
或许因为许久未见,也或许自己的心性比以前改变了许多,今日面对李世民时,罗云生越来越感到来自他身上那股帝王气势,这种气势令罗云生很有压力,有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每说一句话之前都要思前想后,三思而后言,一番君臣对话下来,仿佛跋涉千山般疲惫。
值得玩味的是,李世民今日赐紫袍玉带,赐金鱼袋,赐赏歌舞,甚至将他晋爵为县侯,可是,种种赏赐晋封后,却并未给罗云生授予任何实职,这就有点意思了,今日这番众目睽睽下接二连三的封赏,虽不乏“千金买马骨”的用意,让大唐臣民都知道皇帝如何厚待功臣,从而收尽世间人心,但罗云生本身的功劳和本事也值得被重用,谁知罗云生被召进宫后,李世民对他以后的安排半字不提,聊过以后便放他出了宫,实在令人难以揣摩用意。
罗云生摇头苦笑。
所谓“圣心”,就像大姨妈期间的女人一样,千万别去揣摩它,怎么揣摩都是错的,都会被甩一脸血。
太极宫外,李君羡,程处亮,玉儿和众将士仍在等着罗云生。
程家兄弟一行人都已经回家了,这次离开家乡,追随罗云生出征,他们收货的好处都不少,正如罗云生所言,他们确实升职了。
正儿八经的中郎将,而且是靠军功打下来的那种,以后再也没有敢说他们兄弟伙靠爹吃饭。
从小到大程处默兄弟二人都没这么风光,今日回了长安,他已迫不及待想要回家,打算在他老爹和兄弟们面前显摆了。
李君羡等到罗云生出来,上前再次恭贺了他几句,然后行礼告辞。
李君羡也是长安人,在长安有家有父母妻小,离家数年,此刻也是归心似箭。
至于观风使行辕剩余的兵士,他们原来便是右武卫所属,则要回右武卫交令,然后等候兵部的安排,他们中的绝大部分这一次都将卸甲归田,等兵部和当地官府按军功给他们分田地,赵老憨却老神在在站到罗云生身后,从此他便是罗云生身边的亲卫,他的未来早已确定。
老兵们在宫门前一一向罗云生告别,然后转身离去。
从长安城门到太极宫门,今日这一路上,他们收获了无数的爱戴目光,也得到了长安城百姓们最大礼节的尊敬,可以说,今日是他们一生中最荣耀,最辉煌的时刻,此时围观的人群已渐渐散去,老兵们互相搭着肩,嘻嘻哈哈往右武卫驻地走去。
夕阳的余晖铺洒在长安的朱雀大街上,将这群可爱的老兵们的影子拖得冗长,罗云生看着这群老兵的背影,心中忽然涌起无尽的回忆,耳畔依稀听到嘶哑的喊杀声,还有一幕幕并肩以命相搏的画面,曾经,大家都可以将生命交托彼此的。
“诸位,请留步。”罗云生忽然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