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转桌,状元之争

作品:明朝好女婿|作者:虎臣|分类:历史|更新:2022-01-04 12:43:08|字数:4734字

苏木心中好笑的同时,也觉得吴老二这人实在不成器。不过,谁叫他是自己的小舅子呢,摊上了他,也是没有法子。无奈之下,又掏了两千两,这才将他给安顿下去。

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只等着殿试成绩出来,第二日就会迎来苏木人生中的第一大事-----结婚。

其实,在殿试之后的第二日,考生们的卷子就进入了审核阶段。

位于紫禁城之东,一红墙绿瓦的大殿中,八个读卷大臣都坐在椅子上,用心地阅读着手上的卷子,时不是轻轻交谈几句。

此殿乃是皇宫里有名的文华殿,正是转桌小传胪的所在。

文华殿作为“太子视事之所”,“五行说”东方属木,色为绿,表示生长,故太子使用的宫殿屋顶覆绿色琉璃瓦。明朝内阁本有文华殿大学士设置,主要任务是教导太子的学问。因此,殿试试卷的审阅就定在这里。

今日一共有八个读卷大臣,分别是内阁大学士刘健、谢迁、李东阳;翰林院大学士王螯、杨廷和;礼部的一个尚书、吏部左侍郎焦芳、兵部尚书马文升等人……可以说,大明帝国总公司现在的董事局成员和未来董事局话事人都齐聚于一堂。

按制,将全部试卷平均分给八名读卷大臣,各自先阅自己所分之卷,然后互相轮看,称“转桌”。最终成绩的核定由首席读卷大臣做主,其他人参加意见。成绩评定后,于廿四日向皇帝进呈前十本,钦定名次并公布引见,称“小传胪”。

也就是说,苏木若要想进一甲前三,必须挤进这十本卷子当中去。

如果他在场的话,或许会有些紧张。

不过,其实整个过程都是波澜不惊。

殿试卷本就是个过场,只要文章格式对了,没有违制的地方,内容就算再枯燥乏味,只要书法还算不错。加上又没有弥封,以他在内阁三老心中的位置,想不被选进去也难。

而且,说句实在话,苏木这一手董其昌小楷,在一众卷子中是如此的夺目,无法被人忽略。

很快,他的卷子就出现备选之中,也没见人反对,看来,是要被选呈御前了。

以苏木和正德关系,不中状元才见鬼。

看了看十本卷子,除了苏木以外,康海不出意料也在其中。

焦芳是知道苏木这个人的,会试考场上,他点了苏木的会元,心中也是懊恼。自从和刘瑾联络上之后,焦侍郎官运不错,已经坐到了吏部左侍郎的位置上面,只差一步入阁。

可以说,自己如果正要走到那一层次,还得和刘瑾好生沟通沟通,有他帮忙,事情或许有成功的可能。

刘瑾和苏木、张永不对付,焦芳也有所耳闻。

他心中突然一动,何不借此机会将苏木先拿下去。只要他不进一甲前三,不直接选馆点翰林。进士朝考的时候,或许可以想个法子让他中不了庶吉士。

否则,苏木一旦进了翰林院,被天子大用,刘瑾怕是有些招架不住。

如今,焦芳和刘瑾互为政治盟友,刘瑾混不开,他焦芳的上升通道怕也要受到影响。

于是,焦芳就缓缓道:“苏木此卷,书法自然是上乘。文章气脉也流畅,然则,良玉亦有微瑕,馆体文章,几百年来为了应付科举考试,世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套路,知道该怎么作才不会出错。因此,多是老生常谈的庸作。可这是殿试,若还选那样的文章,不能叫人耳目一新,又如何让人心服。十本荐卷,有三本可是要进一甲前三的,务必要叫人佩服到五体投地才妥当。”

听他这么说,兵部尚书马文升点头,他并不知道苏木究竟是有了不起的地方。加上人也梗直,就道:“焦侍郎这话说得在理由。这文章确实有些乏味了,纵然文才出众,馆体俊绝,可新异上却差了些,免不了受世人诟病,岂可荐卷于皇上?掺入三甲,也不亏他的。”

焦芳也没想到有这么一个重量级人物同意自己的意见,心中一喜,忍不住悄悄捏紧了拳头。

开玩笑,三甲,那就是赐同进士出身,馆选是无望的。缺少了翰林院的资历,苏木今后也别想入阁了。

而且,一旦赐了出身,立即就会派到地方上出任一县的知县,鬼知道将来会是何等际遇。

嘿嘿,好好一张有可能中一甲的卷子,就这么归到三甲子,倒是叫人意外之喜啊。

可就在这个时候,杨廷和却不服气了。

他虽然和苏木当年在西苑正德皇帝驾前闹得实在不愉快,可那都是私怨。对于苏木这人,老杨不过是当成一个晚辈看待,觉得这人就是太胡闹,可却有难得的干才,乃是国家最需要的人才。

而且,杨廷和这人生性耿直,乃是老派读书人出身。同才华出众,风流不羁的儿子杨慎不同,老杨为人最是沉稳,是个有名的道德先生,再喜欢稳重厚实的文字。苏木今天的卷子,却十分对他的胃口。

在他看来,君子讷于言,文章当内敛含蓄为上,再说大道至简,枯燥些也无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朝好女婿》,方便以后阅读明朝好女婿第649章 转桌,状元之争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朝好女婿第649章 转桌,状元之争并对明朝好女婿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