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来点干货

作品:大明伪君子|作者:南墙的那头|分类:历史|更新:2022-01-13 14:29:15|字数:5370字

做商人的,也不是不能通过纳捐这条路子,摆脱商人的身份,弄个小官当当。

这样的情形,从景泰帝时期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纳捐体系。

可问题是,通过纳捐得来的官,地位之低,待遇之差,名声之臭,比商人还要不如。

更别说什么光宗耀祖,不招致无妄之灾就不错了。

大明有着当时世界上最完整的官员晋升体系,一个人,要经历蒙生,童生,秀才,举人,进士,不止十年的寒窗苦读,才能踏进做官这个门槛。

之后才是由低到高一步步投机钻营奋斗等等上位,十分不易,中间有无数的花花肠子绕来绕去,乃是一门十分高深莫测的学问。

如此含辛茹苦加艰难曲折,当然会让天下读书人同仇敌忾,体制外的人通过种种非正常途径混进这个纯洁的读书人队伍,那是要被群起而攻之,注定是没有好下场的。

当然,言官们是最喜欢这些捐官的“渣渣们”的,有事可做了啊!

有事弹劾,无事也弹劾,总之视心情而定,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弹捐官的难道还去弹小鸡!

因此也就形成了,做官这条路,是一个十分排外的专项上升通道。

试问一个体制外的人,其躯体真能金刚不坏?能扛得住多少次不怀好意的集火?

所以这个纳捐当官的路子一开始就没敢走正途。

景泰帝开这个口子,一来是为赈灾,二来顺便充实一下内帑,也是不敢触怒文官集团的。

所以景泰帝对于捐官者一开始的回报是“授锦衣卫出身”。

算是皇家的恩典,不占文官的名额,这总行了吧!

谁知文官集团一看,不行,这个先例一开还能有个好?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把手伸到咱们碗里,得弄个制度把这事弄到自己手里才成。

于是制定出了捐官的条条框框。

大意就是:钱可以捐,但是公帑要分走大半,人呢,也要由咱们文官来管。捐钱是好事,想当官也是一种上进的表现,即然你这么想当官,那就给你一个机会。

什么机会呢,当然是重新学习的机会,想直接当官?门都没有。

先做个监生,进国子临回炉再造,什么时候合格了,再给你一个不入流的小官当当,不服?那就哪凉快哪呆着。

而且一旦捐了官,那就要受官府制约了,随叫随到,伏低做小,大头上官拿,受气你去做,骂名你去背,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所以说,所谓的捐官,简直就是花钱当孙子,还是打了左脸笑着伸右脸的那种,这是人干的事吗?

怪不得众人怨气冲天。

捐官?方唐镜想想都想笑,就这点本事也想做架梁的好汉?

当真是答他都拉低了自己的智商。

会场越来越静,方唐镜看都没看裘员外,直等气氛降到了冰点才缓缓接着说道:

“唯其难能,所以可贵。因而今次天灾,生民涂炭,却也是诸位为朝廷分忧,解百姓倒悬的难得机会。”

还有机会?在座的谁不是人精,见方唐镜没说什么捐官,必然是有别的路子的,再听听。

“公等义助朝廷,朝廷必不吝论功行赏,此百年难遇之机,望诸君珍之重之。”

这当然是画饼充饥,在坐诸人没有几个会真正相信,说说而已嘛,谁当真谁傻。

而且就算是真,又弄个“锦衣卫出身”,这种臭不可闻的名声避之唯恐不及,哪敢招惹!

唯有裘员外甚至还笑了出来,附合鼓掌道:“是极,是极,我等虽位卑言微,也知忠义,一定尽力配合,定不教方小师爷难做。”

一片沉默中,这孤零零的掌声怎么听着都有几分刺耳的感觉,配合他之前明里暗里的挑刺挑拨,怎么看都象是在教训小儿:

也不撒泡尿看看自己,你说的话有用吗,爷今天偏就让你难做了,咋的!

方唐镜微微一哂,似若不见,继续道:“所以县尊大老爷决定引用太祖高皇帝旧例。”

“太祖高皇帝旧例?”人人面有愕然,不过倒是隐隐有些期盼起来,若是有旧例可循,还是太祖高皇帝定下的,这岂不是“祖宗成例”?有门!

只有庞掌柜一干人面露苦笑,这位方小师爷的獠牙一点点显露了出来,这里面,没一个能逃得出他的魔爪。

王捕头站在方唐镜身后,面无表情,心里却带出“就知道会这样”的想法。

所有人都在好奇!

太祖他老人家二十五岁参加义军,之后血战十五年而得国,又在位三十一年,光正史记载的事迹就多如牛毛,加上野史和民间传闻就更是浩如烟海,谁都好奇是哪一条旧例。

又听方唐镜娓娓道来:“至正十三年,太祖攻略定远,下除州,初时兵少粮,有民众捐粮五百石充军粮,乃解困,太祖亲迎,赞曰‘此皆忠义贤良之士也,当立祠世代敬之。’”

这……真的假的?众人一头雾水。

至正十三年是哪一年来着?扳下手指数下先。没办法,太祖用过的年号不少,有长有短,算了算,实在理不清,无奈放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伪君子》,方便以后阅读大明伪君子第28章 来点干货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伪君子第28章 来点干货并对大明伪君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