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舞鹤赋帖

作品:大明伪君子|作者:南墙的那头|分类:历史|更新:2022-01-13 14:29:20|字数:4392字

来到下一个展厅,很意外,这个展厅只挂有一幅字!

字字珠玑,气象万千,一眼看过去,竟给人一种美人起舞的感觉!

好一幅仿米蒂的《鲍参军舞鹤赋》摹本。

久违了!

这又是一个跟清明上河图性质相近的,仿制摹本的赝品。

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

米蒂的“鲍参军舞鹤赋”则是“天下第一草书”。

米蒂的草书造诣有多高呢?

据说便是连天纵奇才的一代书法大家,宋徽宗赵佶,也对米蒂妒忌得不要不要的。

这种妒忌还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数十年如一日,当真是即生赵何生米。

终于有一天。

就是米蒂献上“鲍参军舞鹤赋”的那天。

看完“鲍参军舞鹤赋”之后,忍无可忍的赵佶,决定不再忍了。

赵佶半威胁半玩笑的问米蒂:

“卿家书法与我的瘦金体相比,谁更好一些?要说实话,可不要欺君哦?”

这个问题不能答,又不能不答。

说自己的书法比皇帝好?这是实力的欺君。

说自己的书法比皇帝差?这话怕是赵佶自己都不信,不然他又何必问?这又是虚言欺君。

不回答的话,就是蔑视皇帝,还是欺君。

左右都是欺君,这是要被玩死的节奏了吧?

米蒂抹了抹额头的冷汗,很冷静地回答道:

“陛下的书法古往今来,帝王里第一;臣的书法,自然是臣子里第一。”

赵佶愕然半晌,终于是哈哈大笑。

而就在一旁站着的另一位大书法家蔡京,脸皮狂抽,张了张口,终于说不出什么来。

当时米蒂的内心大抵是这样的:不是我吹啊!若单以草书而论,在座诸位都是垃圾!

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鲍参军舞鹤赋”,只有一个词能配得上它——“空前绝后”!

这是公认的评价,别无分号!

现在“快哉风”挂在这里的“鲍参军舞鹤赋”,根据下面的落款和题跋来看,当是元末时一位名叫梁时伦的北地才子仿摹的版本。

定定站在这幅字前,良久,方唐镜突然喝了一声:“拿纸笔来!”

“鬼叫什么,吓人一跳!”两位小厮心里极度不满,不过却并不敢宣之于口。

方唐镜已经找出六幅赝品,早超出了文会的章程,已经是“快哉风”的顶级贵宾,让他们拿上纸笔,定是要留下什么墨宝,这也正是文会题中应有之意,哪敢表现出半分不快。

众人也只道方唐镜会留下墨宝,都是十分兴奋。

每个人都对这个斜次里杀出来的不速之客充满了好奇。

衡量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有很多方面,比如方唐镜对于历史出名的书画了解,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少之又少。

知识的传承在古代是相对局限和封闭的,很多专业知识只掌握在少数大家族手里。

上品无寒门,这虽然不是绝对,却也是大多数时候的现状。

不是因为个人的努力不够,而是教育资源的多寡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就。

所以众人看方唐镜,这样一个看起来毫无根基的少年能有如此深厚的底蕴,就象是看见鸡窝里突然飞出一只凤凰一样惊诧。

现在有一个直观的衡量这位小兄弟肚里墨水的机会,不容错过。

《舞鹤赋.鲍照》

“散幽经以验物,伟胎化之仙禽。钟浮旷之藻质,抱清迥之明心……叠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临霞。朝戏于芝田,夕饮乎瑶池……岁峥嵘而愁暮,心惆怅而哀离……”

文字在心里流淌,方唐镜提笔,饱蘸浓墨,凝神,静气。

在众人眼里,这一刻的方唐镜,瞬间进入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整个人空灵无比。

这份瞬间放下尘俗羁绊的养气功夫当真罕见罕闻!

又引来众人一阵惊叹。

当然,两位小厮也是惊叹的,惊叹于方唐镜装叉都不用打草稿,瞬间入戏。

真他玛的人才啊!你怎么不去做小白脸呢,小姐太太施舍两个,生意定是好得不得了呢!

实际上,正如小厮腹诽的那般,方唐镜的养气功夫还远远不到家。

但他确实是物我两忘了,他此时的思绪已经回到了上一世!

方唐镜的上一世,有一段不堪回首的惨痛记忆。

五岁那年,与隔壁的二狗子等几个熊孩子,在职工大院子里玩躲猫猫。

小盆友嘛,谁没玩过这个坑爹的游戏呢!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他们住在郊区平房,几家人一起合住,类似于四合院那种。

结果轮到他去找二狗子他们的时候,别人都找到了,却无论如何找不到二狗子这货。

没道理啊,二狗子是出了名的低智商儿童,平时玩躲猫猫都是被别人一找一个准,以自己能把天上小鸟忽悠下来的高智商,绝对不可能找不到这货的。

然而事情总有例外,那天他无论怎么努力,就是找不到二狗子,这家伙死哪里去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伪君子》,方便以后阅读大明伪君子第85章 舞鹤赋帖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伪君子第85章 舞鹤赋帖并对大明伪君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