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狗屁不如

作品:大明伪君子|作者:南墙的那头|分类:历史|更新:2022-01-13 14:29:31|字数:4508字

“学生这里还有一些文章,也希望能得到老师的指点。”

方唐镜终于是露出了狐狸尾巴,拿出厚厚一叠文章。

“这是你做的?”齐老夫子有些感慨,这叠纸张至少有十余篇文章,说明方唐镜的刻苦逾于常人啊。

“呃……这个,并非是学生所作。乃是本村附近几所私塾的开蒙先生所作。”方唐镜恭恭敬敬地将文章奉上。

“原来是这些老童生的文章,你随便看看给他们一个点评也就罢了,何必要老夫亲阅。”顿了一顿,老夫子又提醒道:

“你若是有心提携一二,也务必不能耽搁了自身学业,科举为重。”

齐老夫子话里带着不屑,江南文风鼎盛,他又是县学教喻,哪有时间去理会那些屡试不第的老童生,在他看来,方唐镜就有些不务正业了。

老夫子说的都是实情,那些沦落到做开蒙先生的多半就是屡试不第的老童生,江南读书竞争之激烈难以想象,全力抓县学生员还来不及,那些前途渺茫的,确是不值得多加投入。

“老师真知灼见,实是令学生佩服。不过老师学深似海,若是一身学问不能德被乡梓,学生倒觉得是一件极遗憾之事,与立德立言立功失之交臂。”

“哦,你倒是说说看老夫当如何做?”

方唐镜这话,恰恰就挠中了齐老夫子的痛处。

齐老夫子本身是举人功业,进士不第乃是时也命也,年纪大了,早已没了考功名的念头。

但圣人教导读书人三立,立功立德立言却是时时不忘的。

所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总要给后人留点什么才甘心。

这也是齐老夫子常常在想的问题。

因此听到方唐镜提到三立,顿时就来了兴致。

方唐镜当然是趁机抛出了准备好的一套说辞:

“以学生的浅见,老师何不创立一个学社,专门为那些有志功名之士提供学习的机会。

当然,咱们也要有定位,不能从蒙童抓起,而是从童生抓起。

这些人有一定的学问功底,又经过数次府院试不第,最是懂得发奋,又懂得珍惜和感恩。

即便他们之中大多数还是屡试不第,但至少能提升他们的学问眼界。

教出来的开蒙学童素质也要比之以往更高,也更有向上的潜力。

而若是有人因此而受益,考中了秀才,举人,乃至进士及第也是有可能的。

此正如学生之前在《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中所说的……

夫一时之名,不必有也,后世之名,不可无也。故君子不求名,而又不得不疾此乎!

此乃学生一愚之见,还请老师思之。”

不得不说,方唐镜这话实是相当有道理,而且不同于开办寻常学堂。

开办学堂是从娃娃抓起,面对的是刚刚启蒙的小屁孩。

得花多少心血才能培养出一个秀才举人?

齐老夫子一把年纪,怕是等不到那一天就御极西天了,还谈什么名垂千秋。

方唐镜这个提议却又不同,专门从有学问根底的童生抓起。

江泉县数百童生,总有那些落魄不甘的。

随便培训一些,也总会瞎猫撞到死耗子,如此一来,名声岂不就很快传扬开了?

当然,江南学风鼎盛,各类学社多不胜数,专门为了科考而成立的学社更如过江之鲫。

但方唐镜却是比那些人多出五百年的见识。

他当然知道,开一个考前培训班实在不稀奇,但能精准定位的却是少之又少。

这种事在方唐镜上一世乃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方大秀才此时出言只不过是有样学样而已。

想想新东那个方,想想蓝翔那个技校,这种事情注定是名利双收的。

方唐镜上辈子从幼儿园到考研,又经过经济市场的洗礼,这辈子还吸取了前身的记忆,论起对应试教育和考试的理解,论起对营销和细分市场的理角,足以秒杀十个老夫子,不怕他不心动。

果然,老夫子只想了十秒钟就拈须微笑起来,很有一种菩提悟道的表情。

方唐镜趁机递上一纸契约和一张五十两的银票,老夫子愕然,“这是为何?”

“这是学生赞助老师办学堂所费之物,学生在县城里有两处住宅,实在有些多余,不若就均出一处作为老师的学社场所。”当然,方唐镜说这话的时候是有些羞涩的,他又期期艾艾地说道:

“老师切勿推辞,学生也是有私心的,老师成立学社之时,能否给学生一个助教的名份?”

看看,考虑得多么贴心,不仅是生员、场地、资金方唐镜考虑到了,连齐老夫子的自尊心也考虑得十分周全。

面对这样的学生,这样的提议,齐老夫子还有什么拒绝的理由。

“怕是你这小家伙面对那些老童生的求教烦不胜烦,故而把这些烦恼全都推到了老夫这里吧?”齐老夫子心情大好,不由出言调侃。

“老师明见万里,学生实是惭愧。”方唐镜眨了眨眼睛,很纯洁地表示自己被老师一眼看穿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伪君子》,方便以后阅读大明伪君子第196章 狗屁不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伪君子第196章 狗屁不如并对大明伪君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